作者:(日)坂本龙一
责编:陈雪媛
译者:何启宏
ISBN:9787541158711
单价:68.0
出版年月:2021-03-01 00:00:00.0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33.135.76
语种:CHI
页数:25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评分:4.0
(本馆/总:0/2人荐购)
前奏
第Ⅰ乐章 1952-1969
(一)小兔之歌——幼儿园时期
(二)镜子里的自己,乐谱中的世界—小学时期
(三)披头士——小学时期
(四)自己原来如此喜爱音乐——初中时期
(五)特别时期登场——升高中
(六)彩色人生——高中时期
(七)1967、1968、1969——高中时期
(八)两股趋势的交集——高中时期
第Ⅱ乐章 1970-1977
(九)日比谷野外音乐堂与武满彻——大学时代
(十)民族音乐、电子音乐,以及结婚——大学时代
(十一)走向舞台、踏上旅程——大学时代
(十二)拥有共同语言的朋友——YMO成军前夕
(十三)倒数计时——YMO成军前夕
第Ⅲ乐章 1978-1985
(十四)YMO成军——YMO时代
(十五)YMO进军世界——YMO时代
(十六)反·YMO——YMO时代
(十七)振翅单飞——YMO解散前后
(十八)《音乐图鉴》——YMO解散前后
第Ⅳ乐章 1986-2000
(十九)前往北京——《末代皇帝》
(二十)突如其来的配乐要求——《末代皇帝》
(二十一)意外的礼物——迈向世界
(二十二)前往纽约——迈向世界
(二十三)Heartbeat—迈向世界
(二十四)世纪尾声—迈向世界
第Ⅴ乐章 2001-
(二十五)全球骤变的一天—现在与未来
(二十六)新时代的工作—现在与未来
(二十七)原色的音乐—现在与未来
终曲
年表
本书是坂本龙一先生从出生到2008年的一些活动和思考的总结。书中全面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音乐道路”,如何“成了现在的自己”,充满了对音乐的体悟和感恩之情。 日本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组建YMO乐队,并迅速在日本和欧美走红。看坂本龙一如何自述自己年少时的成长、青壮年的成名与进入晚年开始的反思。
这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自传。从坂本龙一幼时接触音乐与作曲,一直讲述至他近年的音乐思想。 幼时的坂本龙一,因幼儿园作业所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第一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强烈冲击。小学时,他随波逐流的学起了钢琴与作曲,最终成了朋友中唯一坚持下来的人。中学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愤青”,罢课抗议、游行示威。期间,他曾一度拒绝学习音乐。但却正是这次“拒绝”带来的空虚,使坂本龙一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他从来没有想过,将音乐当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但音乐伴随了他的一生。参与YMO乐队,取得国际性成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获得电影配乐领域最高荣誉的奥斯卡金像奖…… 在本书中,坂本龙一不断回望自己的成长与音乐创作,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30余幅,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历程。
一时的因缘际会,让我 能用这样的方式回顾自己的 人生。坦白说,我对于这个 决定不是很感兴趣。拾取记 忆里的片段,然后汇整成一 个故事,这种事情完全不符 合我的本性。 然而,我对于自己如何 成为今日的坂本龙一,也很 感兴趣。不管怎么说,这些 记忆都与世上独一无二的自 己有关。我想了解自己为何 会走上现今的这条道路。 我现在从事音乐工作, 然而,为何会踏入这个行业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并没 有刻意想成为音乐人,而且 从小开始,我就对于人如何 决定改变自己,或如何立定 志向这件事,感到很不可思 议。 读小学时,老师会要大 家写下“我的志愿”,但我完 全不知道要写什么。其他同 学所写的志愿大概是“首相” 或“医生”之类的,女生则是 想成为“空姐”或“新娘”。虽 然我仔细想过,但写的却是 “没有志愿”。我无法想象自 己变成另一种身份,而且, 从事一份固定职业,也是我 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这份 感觉或许至今依然存在也说 不定。 我不是虚无主义的信奉 者,不认为“自己一点也不 想变成任何东西”。就像昆 虫是由卵孵化为幼虫,接着 吐丝作茧,然后蜕变为成虫 ,一步一步随着时间而改变 。然而,我根本无法想象自 己如同昆虫一样逐渐改变。 所以,我也不会去思考自己 十年、二十年后应该变得怎 么样,或是想要变成什么样 。 如今想想,这是不是正 意味着自己欠缺时间感。对 于时间的流逝,我无法清楚 说明;对于将来的自己,我 也无法拼凑出任何形象。“ 自己的人生为何会是如此? ”我现在一直持有这个疑问 ,或许也是缘于时间感的欠 缺。 音乐通常被归类为“时间 艺术”,是在当下流逝的时 间中,逐步加入变化的一种 创作活动。如果按照这个定 义,或许我原先并不擅长创 作音乐。然而,音乐创作可 以经由学习去掌握,只要是 人工的、非天然的事物,学 会规则就能创造出来。 记住规则,然后将事物 按照规则排列。能够做到这 点,我想大概就是一般所谓 的成长吧!然而,我自己对 此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虽 然经由学习就能达成,但是 与我内在的本性似乎有些格 格不入。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试 着整理、叙述自己至今的经 历,这种事确实让我感到有 些抗拒。但是,我决定要配 合这次的计划试试看,试着 俯瞰至今为止的时间,将自 己从过去到现在的记忆与发 生的事情,依序串联排列。 我想,透过这样的方式,不 仅能够逐渐看清现在的自我 ,而且或许借由这样的叙述 方式,也才能够与其他人共 有某些回忆吧。我是这么想 的。
由于天生的性格使然, 我并不喜欢回首过往的岁月 ,然而,在这两年多的日子 里,我不断在阐述自己过去 的生涯点滴,其实真的觉得 很难为情。一直以来,我都 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值得拿出 来说的,不过从另一方面来 看,犹如每个人偶尔会有的 想法一样,我也一直想知道 自己究竟是谁,又为何会身 在这里。话虽如此,如果没 有杂志ENGINE的邀稿,要 像这样照着时间先后概括描 述自我的生涯,应该是不可 能的事吧。另外还有一个很 重要的因素,就是听我倾诉 的对象是ENGINE的总编辑 铃木正文。铃木总编辑真的 是一位很风趣的人,他所散 发出的不可思议的魅力,让 我深深着迷。如果可以的话 ,我甚至想反过来问他一些 问题。 像这样回顾一下“自我的 人生”—这个词汇已经陈腐 不堪,我并不太想使用,却 又找不出合适的词—可以彻 底知道,我这个人既不是革 命家,也未曾改变过世界, 又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改写音 乐史的作品,简单来说,就 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 我能够大言不惭地表示 自己是一位“音乐家”,完全 是受惠于我身处的环境。 从小到大,我觉得自己 一直生活在非常幸运且富足 的环境。我得以拥有这些, 首先得感谢我的父母、父母 的父母,还有舅舅与舅妈。 其次是至今为止遇到的每一 位老师、友人,还有通过工 作而接触到的众人。最后则 是由于某些因缘而成为我家 中一分子的人,以及我的伴 侣。在五十七年的岁月里, 这些人为我带来的力量之大 ,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只要 想到这点,我就会浮现一种 不可思议的心情,仿佛在窥 视广漠无垠、连一丝光线都 无法抵达的漆黑宇宙,感觉 到一个人要生存下去,为何 会是如此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自己为何会 生于这个时代、生于这片名 为日本的土地?其中是否具 有什么样的含义?或者只是 偶然?打从孩提时代开始, 这样的疑问有时就会从我脑 中掠过,而我当然也还未找 到明确的解答。或许直到临 终之际,我仍在追问这些问 题;又或许随着死亡来临, 这些疑惑也会消散。 本书能够问世,主要得 归功于ENGINE的总编辑铃 木正文。另外,负责本连载 企划的佐佐木一彦与永野正 雄、出版部的斋藤晓子、装 帧本书的二宫大辅、随时迅 速帮忙拍摄照片的山下亮一 、造型设计师樱井贤之,还 有负责发型与化妆的藤田真 由美等人,由于你们的协助 ,本书才得以完成,谨在此 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最后,让各位读者读了 这样一个人的自传,我除了 深感抱歉之外,也想向你们 说声“谢谢”。 2009年1·坂本龙一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