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赫尔穆特·舍克
责编:宋寅悦
译者:谭淦
ISBN:9787542683700
单价:82.0
出版年月:2024-03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C912.69
语种:CHI
页数:57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
评分:5.0
(本馆/总:0/2人荐购)
第1章 嫉妒的人类
嫉妒者的世界观
嫉妒者的孤独
幸运与厄运
兄弟姐妹间的妒忌
嫉妒这个概念被排挤出去了吗?
行动,就好像嫉妒不存在
第2章 嫉妒与语言
一种定义
谚语中的嫉妒
英语中的嫉妒和妒忌
嫉妒和竞争
嫉妒中的因果误解
归咎于嫉妒的动机
坦承自己的嫉妒
第3章 文化镜像中的嫉妒者
有没有不嫉妒的社会?
第4章 嫉妒与黑魔法
嫉妒与巫术嫌疑
我们中间的敌人
洛维杜人
竞争是不可能的
针对陌生人的黑魔法
代际间的嫉妒
第5章 发展中国家的嫉妒恐惧
制度化的嫉妒
对邪恶之眼的恐惧
“助我者,即我之敌”
买家就是个贼
中国人的“丢脸”现象与避免嫉妒
习惯性地避免嫉妒与发展阻碍
种族分层社会中的嫉妒对阶层跃升的障碍
作为社区领袖之罪
对成功的恐惧
第6章 嫉妒的心理学
兄弟姐妹间的妒忌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嫉妒
性妒忌的社会功能
更多精神分析的见解
内疚与羞耻
动物也会避免嫉妒吗?
更多关于攻击行为的行为生理学研究
啄序
社会心理学实验与嫉妒的现实性
作为避免嫉妒方法的顺从主义
吹牛者实验
第7章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嫉妒
个体与群体
权力与一致性
冲突社会学中的嫉妒
无嫉妒的冲突
社会学的矛盾
格奥尔格·齐美尔论嫉妒
妒忌,还是嫉妒?
恶意
性妒忌的社会学
现代人类行为学中的嫉妒盲点
敌意理论
被攻击者之罪
为何要追求无嫉妒的平等社会?
第8章 嫉妒引发的犯罪
嫉妒引发的谋杀
破坏行为
嫉妒之筑
埃里希·弗洛姆的犯罪理论
第9章 神之嫉妒与命运观
阿伽门农的归来
希腊人的命运观
涅墨西斯
面对神之嫉妒的行为选择
“快乐是被禁止的!”
北方的命运时刻
羞耻与内疚
无嫉妒的宗教
《新约》伦理与现代世界
第10章 文学中的嫉妒者
赫尔曼·麦尔维尔
对嫉妒动机的回避
麦尔维尔研究文献中的嫉妒动机盲点
欧仁·苏
针对嫉妒的心理治疗
恩斯特·冯·维尔登布鲁赫论儿童的嫉妒
该隐与亚伯
斯特凡·安德烈斯与《嫉妒的坟墓》
尤里·奥列沙与《嫉妒》
嫉妒者与政委
“这个世界不喜欢我”
L.P.哈特利与乌托邦小说《面部正义》
面部均等中心
乌托邦的嫉妒与平等
早期诗作中嫉妒的形象与问题
乔叟与米尔顿
文人的嫉妒阴谋
第11章 哲学中的嫉妒主题
亚里士多德
弗朗西斯·培根
应对嫉妒的策略
一笔在世界命运银行的抵押贷款?
亚当·斯密
伊曼努尔·康德
忘恩负义心理学
叔本华论嫉妒
索伦·克尔凯郭尔
平等化时代
弗里德里希·尼采
希腊人之间的嫉妒
幸灾乐祸
怨恨
马克斯·舍勒
怨恨与报复
怨恨的类型
路德维希·克拉格斯
尼古拉·哈特曼
社会幸福主义
欧仁·雷加
愤慨型嫉妒
发生在法国的嫉妒
嫉妒的政治党派
第12章 作为安抚嫉妒手段的政治
政治中的嫉妒形态
嫉妒利用的价值无涉
发展中国家的误区
嫉妒:独裁者的陷阱
某些政党政治的基本错误
“黄金制成的荆棘王冠”:从嫉妒角度看1896年美国总统选举
被妖魔化的黄金
第13章 贫穷的颂歌:从抵制奢侈到对富裕社会的反感
富裕与真理
歌德的“罪行”
社会不可知论
收入与“社会公正”
奢侈
禁止奢侈
沉溺于奢侈会引发嫉妒
“炫耀性消费”
奢侈为何在政治上仍然可接受
贫穷崇拜
千禧年运动
第14章 公正感与平等观
不公正感
怨恨与平等诉求
自由与平等
好运与厄运,偶然与机会
满足感
机会均等
以机会不平等作为借口
“社会公正”允许私立医疗,但不允许私立学校
住房嫉妒
炫耀性消费中的虚假平等
合理的嫉妒与不合理的嫉妒
平等主义与嫉妒
如何诊断合理的嫉妒?
作为举报人的嫉妒者
“去嫉妒化”的社会?
愤慨者的共情
第15章 成为不平等者的内疚
保罗·图尔尼埃
“社会上可接受的”假期
现代的“解决方案”:引起嫉妒之人应承担全责
无法赎回的罪行
社会公正
西方人的受虐倾向
情感伦理还是责任伦理?
“爱远方的人”:作为与人接触能力弱的借口
获得确证的情感需求
等级制度的脆弱性
第16章 平等社会中的杰出个人
平等主义者的社会良知
部长的薪酬
西蒙娜·德·波伏瓦与萨特
阿瑟·凯斯特勒
做你自己
大卫·理斯曼的案例
第17章 脱离嫉妒的社会:一个乌托邦
公正感与脱离嫉妒
作为平等实验室的基布兹
未来的社会形式?
基布兹的权威问题
创始人的动机
基布兹的孩子们
独处的罪
马丁·布伯与基布兹
群体的妒忌
脱离嫉妒,是个人而非社会的任务
乌托邦
第18章 私有财产是盗窃吗?
最大多数人中最少嫉妒的经济政策
福利经济学
“社会公正”意味着所有人利
一部经典的社会学之作。围绕普遍存在又被深埋的嫉妒,奥地利裔德国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克以通俗的语言系统考察了嫉妒的方方面面,阐述了嫉妒如何在无形中塑造着人性与社会。 以历史为轴,揭示嫉妒对人类行为和社会运作的影响。 以嫉妒为切口,重新看待个人心理与社会结构。 作为一部社会学之作,作者最终落脚于嫉妒与社会平等的关系,通过考察古代到中世纪的贫穷崇拜、区分“公正”与“平等”、论述所谓的“机会均等”,特别是通过描述作为平等实验室的基布兹,全面审视平等主义论调,指出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以社会学与人类学双重视角剖析社会愤慨与阶层分化。 本书带领我们穿越嫉妒之地,以嫉妒为透镜,透视社会心理,重新看待个体心理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内卷”与“躺平”交织下的“竞争”。
人会嫉妒;嫉妒总是发生在近似的人之间;什么都会让人嫉妒,特别是那些微小的差异。自古以来,嫉妒都被当成一种羞耻,嫉妒的人不会承认,社会也会对此进行压制。 聚焦嫉妒与社会,本书作者将历史作为研究嫉妒的实验室,从语言中的俗语、原始部落的习俗、古希腊的悲剧、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到嫉妒对政治、经济政策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带我们穿越嫉妒之地。通过描绘一幅欲望与禁忌的画卷,作者明确了嫉妒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作为一种符合人类进化的基本心理特性,嫉妒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又会对社会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阻碍,试图通过消除一切差别建立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作为嫉妒的社会学研究经典之作,本书被视为研究现代社会的前奏,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兴起的当下,为收入差异、阶级跃迁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治疗的开端。
谭淦,中国人民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联合培养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德国奥格斯堡大学访问学者。译有《刑事责任论》《人格体主体公民:刑罚的合法性研究》《该当量刑概论》等。
奥地利裔德国社会学家 赫尔穆特·舍克撰写的《嫉 妒与社会》自1966年在德 国出版以来,迅速成为畅销 书,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十 多种语言,其影响远远超出 了学术界。 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 院两位前辈学者王祖望、张 田英曾将本书的节选修订版 (1977年版,原书22章, 修订版12章)译成中文。本 译本则由1966年德文第一 版全本译出。2022年10月 ,我来到德国奥格斯堡大学 访学,本书大部分翻译工作 在此完成。 舍克教授1922年出生于 奥地利格拉茨,1941年在 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路德维 希堡市完成高中学业后,先 后在慕尼黑大学、图宾根大 学学习医学、哲学和心理学 ,并于1948年在图宾根大 学取得博士学位。从1950 年起,他在美国西弗吉尼亚 州费尔蒙特州立学院担任哲 学与心理学研究所正教授, 1953年执教于耶鲁大学, 从1954年起任教于亚特兰 大埃默里大学,担任社会学 研究所正教授。1965年, 舍克教授回到德国,并在美 茵茨大学担任社会学、哲学 研究所教席教授直到1990 年退休。本书的研究和写作 ,始于舍克教授在埃默里大 学工作期间,故书中也体现 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的亲 身观察和思考。 正如舍克教授所说,这 本书对嫉妒主题的讨论,“ 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不安 ”。作者在人类学、语言学 、社会学、哲学、心理学、 文学、犯罪学等领域的考察 ,展示了嫉妒在人类历史上 无处不在,在社会生活中却 又被刻意隐藏、排斥的事实 。 舍克教授不仅关注个体 层面的嫉妒,更深入探讨了 这种情感是如何塑造文化、 经济和政治结构的。他认为 ,嫉妒是一个基本的人类学 范畴,没有它,人类的共同 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当 人们发展出通过他人的嫉妒 来相互控制的能力时,历史 上才可能出现具有任务分工 的、较大的人类群体结构。 嫉妒是构成我们社会的基石 之一。 本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 其学术深度,更在于它如何 将理性的学术研究与日常生 活紧密结合。每一位读者, 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都会 发现自己在某个角落里体验 过的嫉妒和那种深植内心、 与生俱来的情感冲突。 这是一本写给每个人的 人生之书。正如一位读者在 评论本书时所说:“我早在 19岁的时候就应该读这本书 了!那么,我可能就可以避 免许多问题。在我们的星球 上,没有什么比该死的嫉妒 造成的痛苦和残酷更多。赫 尔穆特·舍克在这本书中清 楚地剖析并解释了嫉妒。遗 憾的是,它并未被视为相关 职业的必读书目。特别是那 些政治家,阅读这本书可能 会使他们变得更理智。” 我很愿意并有幸能将这 部著作译成中文,以期将舍 克教授独特的洞察力与更多 的读者分享。 谭淦 2023年8月于德国奥格斯 堡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