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玛丽·雪莱
责编:陈君明
译者:孟涛
ISBN:9787569539356
单价:69.0
出版年月:2024-04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561.45
语种:CHI
页数:45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小说爱好者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第一卷 政治理想诚可贵,自由爱情价更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二卷 死亡阴影笼罩英格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三卷 临危受命,寻找最后的家园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高质量译本,力求还原原著精髓。 新锐译者孟涛倾力为本书翻译,每一个典故都力求追本溯源,每一个地名都详尽解释,力求让读者了解这本小说的欧洲文化背景,理解作者写作的宗旨。 精美插图与书相得益彰。 书中插入8幅经典绘画作品,均为欧洲名家之作,有末日题材油画和带有欧洲风格的绘画,与小说相得益彰。 详尽注释,读者收获的不仅是故事。 全书从人物、城市、引文等多个角度进行注释,让读者轻松理解这本经典小说,从而了解英国的文化。
《最后一个人》是玛丽·雪莱的一部世界末日反乌托邦科幻小说。故事讲述的是21 世纪末的欧洲,黑死病迅速席卷全球,最终导致欧洲遭受破坏。人类濒临灭绝。它还包括对作为共和国的英国国家的讨论,雪莱参加了下议院的会议,以深入了解浪漫主义时代的政府体系。
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797-1851)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其1818年创作的《科学怪人》(或译《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其他代表作有长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人》等。玛丽·雪莱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之妻,她曾帮助她的丈夫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
一八一八年[1],我来到 了那不勒斯。同年十一月八 日,我与同伴穿过海湾,去 参观巴亚古城散落在海岸上 的文物。平静的海面,碧波 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古 罗马别墅的碎影落入海草丛 中,宛如一颗颗晶莹的钻石 。如此蔚蓝清澈的海水,应 该就是伽拉术亚[2]乘着珍 珠母贝掠过的地方;埃及艳 后的魔船,也该从尼罗河换 来这里行驶。此时虽是冬季 ,但气候更像是早春,那温 暖直钻人的心缝,撩起阵阵 惬意。游客们驻足流连,都 不忍离开这宁静的海湾和酒 满阳光的海角。 我们参观了所谓的“极乐 世界”和“地狱湖”,游遍了 各种废弃的神庙、浴场和特 色景点,最后走进了库迈先 知西比尔[3]的阴暗洞穴。 我们的向导擎着火把,黑暗 如饥似渴地围向暗红色的火 光,贪婪地吮吸着光明。我 们经过一个天然的拱门,看 到前面又是一个长廊,便询 问向导是否可以进入。向导 指了指脚下倒映在水中的火 把,让我们自己拿主意,不 过,他又补充说:“可惜前 面就是西比尔的洞穴。”这 下更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和热 情,我们决定往前走走看。 但凡这样的情况,一经实地 考察,困难反倒没那么多了 。后来发现,这条水路的两 边,都有“干燥的落脚之地” [1]。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个 阴森荒凉的大洞口前,向导 告诉我们,这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我们大失所望,不过 还是想一探究竟,没准空空 的石壁上依然残留着天外之 客来访的痕迹。洞穴的一边 有一个很小的开口。“这通 向哪里?我们能进吗?”“这 可不行!’那位举着火把、 长相粗野的向导说道,“你 可以走几步就回来,里面可 没人去过。” “我还是进去看看吧,” 我的同伴说道,“也许里面 才是真正的西比尔洞穴。我 一个人去,还是你陪我一起 ?” 我正有此意,可向导却 坚决反对。他们开始唠唠叨 叨,用我们听不太懂的那不 勒斯方言警告我们,说洞中 有鬼怪出没,洞顶容易坍塌 ,通道过于狭窄,而且里面 还有一处深潭,会有溺水的 风险。我的朋友听不下去了 ,从对方手里拿过火把,自 己走了进去。 这条通道,一开始还勉 强能容纳行人,但很快就越 来越窄,越来越低,我们几 乎把身子折成了九十度,咬 着牙继续前进。终于眼前宽 阔了起来,洞顶也升高了。 不过,正当我们庆幸时,一 股气流吹灭了火把,我们一 下坠入了黑暗。向导身上有 点火的工具,可执意前来的 我们没有——看来只得原路 返回了。我们摸索着寻我入 口,不一会儿,我们以为找 到了,没承想那却是另一个 通道。因为这明显是条上坡 路,尽头处跟前一个通道很 像,只不过有一道近似阳光 的光线,不知从何处来,照 得四周好似黄昏一样朦朦胧 胧。渐渐地,我们的眼睛适 应了昏暗的环境——前面已 经无路可走,但是可以从洞 穴的一边爬到低矮的拱顶, 上面有一条相对平坦的小道 ,我们这才发现光线是从那 里透过来的。我们好不容易 爬了上去,来到另一条更明 亮的通道,跟之前一样,这 也是条上坡路。 坚持走过几个同样的通 道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宽敞 的穹顶洞穴。穹顶中央有一 道孔隙,日光从孔隙投射进 来,却被遍布的面纱一般的 荆棘和灌木遮挡起来,留下 斑驳的光影,营造出庄严肃 穆的气氛。洞穴近似圆形, 一端是块凸起的石板,大小 与希腊式长榻相仿。这里曾 有过生命的唯一迹象,就是 一只完整的山羊白骨架,大 概是有只羊在山上吃草时, 没留神从洞顶开口栽了下来 。从那以后,也许过了几百 个春秋,洞顶又恢复原貌, 重新长满了草木。 除此之外,洞里就剩下 一堆堆树叶和一块块树皮, 还有一种薄薄的白色物体, 就像玉米未成熟时,附在绿 色苞叶内的薄膜。走到这儿 ,我们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便在石板上坐了下来,只听 头顶上羊铃叮当,放羊娃正 吆喝羊群。 后来,我的朋友拾起一 些散落在地上的树叶,突然 惊叫道:“这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这些就是‘先知诗叶 [1]’!”细细查看后,我们发 现所有的树叶、树皮,以及 那种薄膜状的物体上,都写 有文字。更让我们吃惊的是 ,这些文字分属不同的语言 :有古迦勒底语,有同金字 塔一样古老的埃及象形文字 ,还有一些我的同伴也不认 得。还有更奇怪的——其中 竟有现代方言、英语和意大 利语!由于光线太暗,我们 看不太清楚,但这些文字写 的似乎是些预言:有近期种 种事件的详细关联,还有如 今家喻户晓的现代人名。这 些事件和人名各自只有薄薄 的几页,却多数记录着或喜 悦或悲伤、或胜利或失败的 感叹。这一定就是西比尔的 洞穴!虽然与维吉尔的描述 有所出入,但这不足为奇, 毕竟整个地区曾经历过地震 和火山爆发,只不过时间已 经抹去了破坏痕迹。这些树 叶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大概 是因为一次意外封住了洞口 ,唯一的孔隙处又长满草木 ,遮蔽了风雨。我们匆匆挑 选了一些各自能看懂的树叶 ,然后怀揣着这些宝贝,告 别了昏暗的洞穴,克服重重 困难,终于回到了向导那里 。 在那不勒斯逗留期间, 我们常常驾船掠过阳光明媚 的海面,回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