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teaching robots right from wrong
作者:(美)温德尔·瓦拉赫//科林·艾伦
译者:王小红
ISBN:9787301289402
单价:58.0
出版年月:2017-11-01 0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科学技术
分类号: TP24
语种:中文
页数:26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机器人学研究人员
丛书:当代科学文化前沿丛书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导言
第一章 机器道德为什么如此重要?
电车难题:机器人司机的道德困境
人工智能体:好与坏
正在发生的案例
杀人机器要受道德约束吗?
迫近的危险
第二章 工程道德:AI时代的炼金术
要为机器设定道德准则吗?
穆尔对伦理智能体的分类:四个层次
第三章 人类想要计算机做道德决策吗7
恐惧和迷恋
给计算机委以决策重任
受蒙蔽
士兵、性玩具和奴隶
可以适当地评估技术风险吗?
未 来
第四章 机器人真的能有道德吗?
值得关注的技术
人工智能:确切的含义
机器人能成为真正的道德智能体吗?
确定性系统的伦理
理解和意识
理 解
意 识
人工道德智能体尚不能做什么?
对人工道德智能体的评价
第五章 哲学家、工程师与人工道德
智能体的设计
两种场景
合作基础
谁的道德或什么样的道德?
自上而下进路和自下而上进路
第六章 自上而下的道德
将道德理论付诸实践
需要一台万能的计算机吗?
机器人的规则
位于规则之上的计算首要原则
自上而下
第七章 自下而上的发展式进路
演进的道德
人工生命和社会价值观的凸现
学习机器
组装模块
自下而上
第八章 自上而下式与自下而上式的混合
混合式道德机器人
虚拟美德
美德的自上而下进路
联结主义式的美德
混合式美德伦理
第九章 超越“雾件”?
初步措施
逻辑上的道德
明确案例
从案例中隐性学习
多机器人
不服从的机器人
多智能体平台S。pophoLab
超越“雾件”?
第十章 超越理性
为什么说柯克胜过了史波克?
超理性官嚨对于道德决策的重要性
情绪智能
认知或躯体理论在计算上的挑战
从传感器系统到情感
情感计算l:检测情绪
情感计算2:建立情绪模型与使用情绪
认知情绪:OCC模型
人工智能中的认知与情感决策模型
人机互动——超越Cog和Kismct
他者的心灵与同理心
心灵理论与同理心
多智能体环境
机器人具身化必须多大?
第十一章 更像人的人工道德智能体
把它们组装起来会得到什么?
学习型智能配给代理(LIDA)模型
人类道德决策与学习型智能配给代理
自下而上的倾向、价值与学习
涉及规则的道德慎思
计划实施和想象
决议、评价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继续前进
第十二章 危险、权利和责任
未来头条
未来学
责任、追责、自主体、权利和义务
接受、拒绝,还是监管?
结 语 机器心灵与人类伦理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机器人时代。计算机已经可以从事金融交易、控制电力供应和驾驶火车。很快,服务类机器人将能在家照顾老人,军事机器人可以投入战斗。温德尔·华莱士和科林·艾伦认为,当机器人要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为了我们的安全,它们必须通过程序学会道德判断。在快速回顾了最前沿的道德哲学与人工智能之后,两人主张,设计某种功能性的道德指令,让人工智能机器人习得某些基本的道德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并且,即便让机器人承担完全的道德责任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随着人类对道德理解的深入和完善,能接收复杂道德指令的各类服务型机器人将诞生。由温德尔·瓦拉赫、科林·艾伦《道德机器(如何让机器人明辨是非)/当代科学文化前沿丛书》基于人类道德判断和伦理的本质,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人类在设计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机器人的漫漫征途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科林·艾伦(C01in A11en)是当今最有影响的认知哲学家之一,因为在计算和哲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获得美国哲学学会颁发的巴韦斯终身成就奖、德国洪堡基金会颁发的洪堡奖等重要国际学术奖项。现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讲座教授(中国教育部,2017)及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系杰出教授。被授予印第安纳大学(IU)教务长讲席教授荣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