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战斧和长船征服世界的历史
作者:(加)勒内·沙特朗//(英)马克·哈里森//基思·达勒姆//伊恩·希斯
译者:夏国祥
ISBN:9787308186773
单价:62.0
出版年月:2019-05-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530.9
语种:CHI
页数:26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大众读者
丛书:“视觉历史”系列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维京时代大事编年
THE VIKING’S CHRONOLOGY
绪论
INTRODUCTION
维京人是何许人也?
第一章 维京人在本土
THE VIKINGSAT HOME
维京社会
国王
贵族
自由民
奴隶
农场
长屋
饮食
维京妇女
维京法律和议会
宗教信仰
第二章 自由民武士
THE VlKING HERSIR
暴力文化
军事训练
维京雇佣兵团
海上作战技巧
陆战队形
旗帜和号令
后勤供应
城堡建造
征兵制度
衣着和装备
服装和发饰
护甲
盾牌
头盔
武器
剑
斧
矛
武器制造
第三章 战争中的维京人
THE VIKINGS IN BATTLE
约872年:哈伏斯峡湾之战
9—10世纪:英格兰的维京人
约937年:布鲁南堡之战
991年:莫尔登之战
爱尔兰的维京人
1014年:克降塔夫之战
东方的维京人
11世纪:英格兰的维京人
1066年:富尔福德之战
1066年:斯坦福桥之战
北美洲的维京人
发现美洲
劫掠美洲土著人
造访北美的证据
发现维京人定居点
定居在文兰
与土著人交战
第四章 维京长船
THE VlKING LONGSHIP
维京长船的发展演化
早期皮艇和木船
约特斯普林古船
尼达姆古船
克瓦尔松古船
船帆
维京时代
造船工匠和长船制造
卡威船
奥塞贝格古船
科克斯塔德古船
11世纪的维京船只建造
维京长船
莱德拜古船
斯库尔德拉夫战船
长船上的战争与和平
维京远洋商船
长船时代的结束
维京人的故事并非只有暴力。他们是中世纪欧洲志在四方的民族,诞生了传奇的探险家、商人、殖民者和雇佣兵。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冰岛、格陵兰和西伯利亚的雪原上,巴格达的集市上,以及拜占庭帝国对阵波斯的战场上。维京人的历史上涌现出很多性格鲜明的英雄,比如发现了美洲新世界的幸运的莱夫、征服了法国的朗纳尔?洛德布罗克、统治约克的“血斧王”埃里克,以及诡计多端的“无情者”哈拉尔——英雄们的事迹被写入北欧的“萨迦”史诗,世代传颂。本书把这些史诗故事串联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配以精美插图,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一个充满了传奇战士、诗人和旅者的北欧世界。
维京人,也称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不列颠群岛,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的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维京时期”。 维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开始只是打劫西欧大陆沿海的修道院,而后逐渐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入侵,从爱尔兰到不列颠,从法国到东欧,维京人的恐怖身影随处可见。除了劫掠和征战,维京人还是伟大的航海家,他们向西逐渐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并最终到达北美,向东他们一度到达了里海。 作为一本精美的插图版维京世界指南,本书试图为读者揭开维京人神秘而恐怖的面纱。通过检视维京人在本土和海洋上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组织方式,本书为读者呈现了维京人辉煌而多姿多彩的生活面貌。凭借精彩的照片和令人赞叹的绘画,读者得以了解真实的维京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是“萨迦”中的英雄,是擅长突袭的武士: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航行中,他们穿越了极其险恶的水域;他们还在自己的本土养家糊口,组成社区,创造出影响至今的维京文化。
夏国祥,畅销作者和译者,资深外国儿童文学编辑,就职于知名图书出版公司,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受过工科、文科跨领域学科教育。他非常热爱科学,喜欢发明创造,兼且文学功底深厚,熟悉青少年突图书创作和出版,近年来为青少年朋友创作了一批极具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图书。他的这些以“课本外知识”为主题的图书,凭借鲜明独特的风格受到众多师生的一致好评,许多老师纷纷将这些图书作为ZUI好看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同学们阅读。
维京人是何许人也? 789年:在这一年,英国威塞克斯王国的国王贝奥赫特 里克(Beorhtrlc)迎娶了麦西亚王国(HerlCla)国王奥发 (Offa)的女儿伊德布尔(Eadburh)。在他的统治期内,北 欧人的船只(三艘)第一次造访英格兰,地方官不知他们是 何许人也,骑马赶到其登陆地点,试图强迫他们去附近的 皇家庄园,结果被他们所杀。这些船是第一批来到英格兰 的丹麦船只。 《盎格鲁一撒克逊编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记载说,789年在英格兰发生了第一次海盗袭 击,出现了第一位被维京人劫掠的受害者。四年后,793年 ,接着又出现了一次更为知名的袭击,这次袭击发生在林 迪斯法恩岛(Lindisfame)上的修道院。“迄今为止,据我 们所知,在此之前,英国从未遭受过这种来自异教徒的恐 怖的袭击,”当时的学者阿尔昆(Alcuin)说,“人们从没 想到会遭到这种来自海上的攻击。在圣卡斯伯特教堂(the church of stCuthbert),到处都是神职人员的血迹,教 堂所有的珍贵装饰品被劫掠一空。一个在英国最受人尊重 的地方成了异教徒的猎物。” 这种将维京人描述成嗜血的异教徒的说法,源于更早 期的“野蛮的北方人”观念。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古典作家 来说,世界是一个完美的平衡体。炎热、干燥、光明和文 明位于南方,而与这些因素对立的寒冷、潮湿、黑暗和野 蛮则位于北方。罗马人最初意识到这两个世界并不十分和 谐大约是在公元前100年辛布里人(Cimbri)和条顿人 (Teutones)迁移到高卢地区南部时。罗马人知道这些部落 起源于今天的丹麦半岛,但控制它们对帝国采取威胁行动 的中枢却在更遥远的北方。根据罗马历史学家约丹尼斯 (Jordanes)的描述,极具破坏性的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属 于经济移民,来自人口过度拥挤的波罗的海诸岛中的哥特 兰岛(Gotland)。 罗马帝国衰败后,将斯堪的纳维亚人视为野蛮威胁的 观念并没有消失。罗马帝国传统的主要继承者是法兰克人 城邦。法兰克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位于更遥远区域 的北方人对自己的威胁不断增加。根据图尔主教格雷戈里 (Gregory of Tours)和佚名的《贝奥武甫》(Beowulf)的 记载,海格拉克大帝(Hygelac the Geat)n’对莱茵兰地 区的远征显然是一个孤立事件。随着加洛林王朝实现了对 日耳曼中心和北部地区的控制,法兰克人开始接触丹麦定 居区南部边界的居民,维京人开始带着急剧而灾难性的冲 击进入了历史记录。 对于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来说,维京人指的是“异教徒 ”“丹麦人”或“北方人”。“维京”(Viking)一词很少 被用于指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外的事物(尽管这个词实际 上派生自撒克逊语“wic”,指的是一种军队用营房)。法 兰克人也将维京人称为“Nordmanni”(“北方人”或“北 欧人”之意),而日耳曼人的编年史则称维京人 为“Ascomanni”(“棒树人”之意,得名的原因不得而知 ,或许这个词源于维京人的某些船只系采用棒木建造而成 ,虽然大多数是采用橡木制造的)。西班牙穆斯林留下的文 献中,则称维京人为“al—Madjus”(“异教徒恶魔”之意 );斯拉夫人则在文献中称维京人为“Rus”(该词可能派生 自芬兰人对于瑞典人的叫法“Rotsi”);拜占庭文献中, 维京人被称作“Rhos”(源于希腊语形容红色的词,指维京 人红润的肤色)或“Varangoi”(可能来自于古斯堪的纳维 亚语“var”,意为“誓言”,指的是一群男人拔剑发誓彼 此忠诚的那种情况)。只有爱尔兰人称维京人 为“Lochlannach”(“北方人”之意)或“Gail”(“陌生 人”或“外国人”之意),实际上这种命名的意图是试图区 别挪威人(Finn—gaill:“白色外国人”)和丹麦人(Dubh —gaill:“黑色外国人”),但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 知道当时的爱尔兰人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区分方法。其他一 些民族的编年史,则倾向于交替使用“丹麦人”“挪威人 ”,甚至“瑞典人”这样的叫法来称呼维京人。因此,当 《盎格鲁一撒克逊编年史》反复提到“Dene'’或“Dani” 时,毫无疑问是在讨论前提中假定了维京人来自丹麦。 对8世纪末期维京人突然出现的原因的猜测多种多样。 本土的人口过度拥挤通常被描述为维京人外出从事海盗行 为的主要原因。在7—8世纪,挪威出现了人口大爆炸,在 丹麦,情况尤其严重。此外,西欧地区稳固政府的相继建 立,尤其是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加洛林王朝的建立, 促成了欧洲商贸的巨大繁荣,这相应地刺激了海盗行为的 发展。无疑,与此相联系的还有8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造船 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不仅造成了始终跟维京人联系在一起 的著名的长船(longship)的出现,也造就了小有名气的维 京商船(knarr)的出现;借助这些船只,维京人得以突袭遥 远的异国,随后,将他们发现的土地开拓为殖民地。这些 船只是维京人扩张的重要工具。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