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民国的失传--清末明初中国革命再阐释/青年学者丛书

副标题:清末明初中国革命再阐释;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t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沈洁
总主编:张道根//于信汇

ISBN:9787552026955

单价:98.0

出版年月:2019-05-01 0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250.1

语种:中文

页数:37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革命史研究人员

丛书:青年学者丛书

展开▼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引论
上篇 印刷与革命
第一章 “新学猖狂”的时代
一、从“清流所鄙”到“人人争言”
二、“梁启超式”的输入
三、启蒙与生意
第二章 科举改章、停废与晚清书业革命
一、“印刷为之枢机”
二、新书业肇兴
三、旧书业的式微
第三章 新书业与清季“君宪”“革命”论
一、“上海影响”:文本及其空间流动
二、“君宪”与革政
三、以书报为助力之革命种子
第四章 “大上海”的摩登时代:市场与文化经济的构建
一、市场、商业、文化网络
二、社会结构与文化经济
三、人才聚、散与多元文化格局
四、无处不在的市场
第五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消费主义与书业黄金时代
一、商业环境与都市中的文化生产
二、普通社会的文化消费
三、文人与文化空间的建构
中篇 族群与政治
第六章 从“天讨”到革命
一、“讨满洲檄”
二、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
三、“满洲人或无死所矣”
第七章 辛壬之际的种族、权争与政治
一、从贵林之死的疑点说起
二、人事与权争
三、“满奸投毒”与贵林之死
四、余论:为贵林平反
第八章 清帝逊位与共和肇建
一、忧惧:革命中的排满与复仇
二、溃退:亲贵与朝臣
三、共和:和解如何可能
第九章 共和时代的族群与政治认同
一、辛亥余绪
二、后“驱除鞑虏”时代的旗族生计
三、“谁敢自言满族人”
下篇 主义与规训
第十章 “雅各宾主义的中国”:民初的政争、党争与政治失序
一、江山大好,任付伊谁?
二、雅各宾主义的中国
三、洪宪帝制的旋起与荡灭
第十一章 20世纪20年代地方力量的党化、权力重组及向“国民革命”的引渡
一、“剡川风潮”与地方力量的重组
二、交错芜杂的地方党、派生态
三、从“打倒帝国主义”到“国民万岁”
第十二章 规训·反抗:20世纪30年代的社区记忆与现代政治
一、仪式盛典:多神的社区信仰空间
二、商人团体的加入
三、地方政府的出场
四、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
结束语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印刷”“族群”“规训”为关键词,重新审视清末民初中国革命,讲述其另面的源起、脉络与纵深。从甲午到辛亥,清末知识人的持续激进化,废科举导致的身份位移,新式媒体混杂着国族、种族话题的鼓荡,在印刷工业的扶持下,思想汇流为思潮,推动制度改革、政治迁易。革命因思想、舆论汇聚而来,亦因之众声喧哗,矛盾丛集。而现代政治的确立,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形构及对他者的规训,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历史记忆构成复杂的权力网络,其中的博弈、妥协与交融构成中国现代国家确立的曲折过程。

展开▼

作者简介

沈洁,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甲午至北伐时段内的知识、政治与族群研究。已发表论文30余篇,散见于《学术月刊》、《史林》、《读书》等。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