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异乡人(我在北京这十年)

作者:子禾
责编:解文佳

ISBN:9787532183395

单价:56.0

出版年月:2023-01-01 0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5

语种:CHI

页数:35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小裁缝
孤岛生活
六郎庄一年
三义庙的回声
沙河记忆
第二部
一个悲伤的故事
Ms Wang
厌倦了的人
诗人去念经
北京过客
明天再来
乌托邦之梦
在蟹岛度假村
798的告别
后记

展开▼

导语

本书是青年作家子禾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书写自己在北京十年间生活经验,照见最普遍的你我人生,勾勒巨变时代的幽微侧影。亲历者在离开之后成为旁观者,子禾的叙述带着一种距离感,过去的日子犹如蛇蜕,蛇蜕不足写,它在风中转移掉的部分更值得记录。相信这份带着温度的记录,能够撕开生活的“表皮”,让我们透过这微小的缝隙,看到时代的暗流,看见真实的自己。

展开▼

内容简介

《异乡人:我在北京这十年》是一部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以作者十年北漂经历为基础,“写尽了普通外来者在北京的个体遭际,审视了中国所有‘外省人’追求的‘都市生活’。透过这些底层、卑微而又倔强不懈的屈辱和努力,作家让我们窥看到了当下北京和整个中国城市的另外一个样貌——城市以下的城市,尘土之中的匆忙人。”

展开▼

作者简介

子禾,作家,诗人。曾主编诗歌民刊《12号》。写诗十余年,出版诗集《秋的马更加骨峻如风》,编有诗集《黄土高原上的一些树》《他人之梦》等。诗歌作品见于《诗刊》《十月》《诗歌月刊》《中西诗歌》《诗东西》等。主编“给孩子的诗歌经典”系列,《星星蜂拥在花园里》《牧羊人在山上寻找他的羊》《梨花和稠李瞄准了我》。入选2017年第七届“《十月》诗会”。

展开▼

前言

1 一棵大树枝叶婆娑地生 在那里,哪怕是叶片上一丝 细微的茸毛,都指向一片天 空,一个不可预测的向度。 因为这个事实,每一根茸毛 都见证了树的无限性——或 者说,是树的无限性滋养了 这个事实。但这不是全部( 哪怕仅就我们可以探讨的那 种有限的全部而言),一棵 大树,除了伸向天空的枝叶 ,还有扎入泥土的根须,它 们来自无数个方向,黑黢黢 ,白森森,吸收着水分、矿 物质、腐殖质,甚至往事( 埋藏在泥土中的那些属于人 类的故事——这就如同人不 止活在物质上,还活在一些 虚无缥缈的东西上)。 是的,我本想用一棵树 的枝叶隐喻生命未来的向度 ,用根须隐喻过往,但刚写 下这个隐喻,我就发现了其 中的荒谬。然而,这荒谬却 意外地揭示了我们在理解生 命(生活)时会犯的一个令 人战栗的隐秘错误——显而 易见:树的根须并不只是来 自于无数个方向,它们更是 回向至无数个方向,这使得 我们所说的“向度”成了一种 游荡不定的东西,成了“来 自”和“回向”的撕扯与共谋 。 生命(生活)的过往也 并非死寂,并非只完成我们 所来自的,而是像树一样, 也回向至无数的方向,成为 我们无法也无力回溯的部分 ,成为新生的事实,而非往 事。往事是这个新事实的一 部分。 这些隐藏于我们生命中 的根须,它们的存在,本来 是多么明了而确定,却被我 们忽视。我们本能地忽视它 们,不是因为其他,而是由 于无力——现在与未来榨干 了我们所有的精力,我们只 能将无力面对的过往视为生 活的蛇蜕,一件我们曾经穿 过的外衣,一种遗落在荒野 的死寂的风化物。但显然不 是,那些根须虽然不被我们 的目光照亮,它们依然脆白 ,在黑暗中汇聚着光,按照 自己的逻辑前行,并通过那 前行勾连和撼动着树的枝叶 。它们之于我们,如同渔夫 们无力打捞的鱼群,闪耀无 限的光斑,形成另一片隐秘 的水域。 2 这本书,本来想写我离 开北京(这个当代世界超级 大都市)的前前后后,通过 书中所写之人大致勾勒我在 北京十年的城中迁徙(二〇 〇四年秋天至二〇一四年秋 天,我先后在万寿寺、古城 、六郎庄、三义庙、沙河居 住),以此管窥外来人在北 京的种种生活。但经过前后 五六年的沉淀、发酵与写作 ,我才发现这个预设并非最 重要的——我应该触及的是 蛇蜕在风中转移掉的部分, 即变形的发生,而不是留在 那儿的一层薄薄的死皮,那 僵死的事实。最重要的是, 撕开我们能看见的现实的表 层(哪怕只撕开一丝缝隙) ,看看游动在它内部的东西 ,血或气。 因而,十年的北漂生活 降格为(或者说归位为)一 棵旁枝斜逸的纷繁之树,将 我导向了隐于土层深处的那 些更为庞杂和更为幽暗之物 :生活以下的生活。它们不 仅属于这十年,也属于十年 之前更多的十年,不仅属于 我也属于更多人,它们是一 切当代生活意味深长的隐秘 基础。 这棵纷繁之树,在许多 个夜晚,贪婪地吸引着我语 言的剃刀,令我刮掉它枝叶 上的尘垢,一点一点,让我 看到我作为自己书写对象— —数以千万计的北京外来者 ,以及数倍于此的当代中国 人——的一分子所生活的城 市,所处的纷杂环境,所来 自的幽昧过去,所呼吸的文 化空气,所共处同一时代的 人们正在塑造的时代,正在 秘密回向的历史运作机制( 一个巨大的隐形工厂),以 及最根本的,游荡在每个人 生命深处的幽灵般的孤独性 。所有这些,在某种时候使 我震惊地相信,我所处时代 的其他人,甚至与我不同时 代的其他人,也如我一样生 活在我所窥见的这一切里— —我们的境况,无论甜蜜与 苦涩,几乎毫无二致。 回顾那些推进艰涩又令 人心潮澎湃的似乎有所心得 的写作瞬间,我确有发现某 种秘密的欣喜,但也深感不 安:我所窥见的生活,是那 么不受控制地溢出了我所认 为的生活。 无论如何,我记述的这 些人(包括我自己),他们 每一个的枝叶与根须,都在 构造着我们的时代,以及我 们时代的北京和中国,这个 漂浮在无数人生命(物质和 精神的双重生命)之上的超 级人类文明大工厂、马戏团 和造梦空间:不仅小裁缝、 大学生、包租婆、进城农民 、小商人、小职员、国企员 工、诗人、小老板、青年知 识分子、策展人、房产中介 等,更有他们背后那苍茫潮 水般的部分——农民、律师 、服装设计师、大仙儿、官 员、和尚、废品回收员、来 北京看病的人、职高学生、 保险推销员、流动摊贩、车 间工人、艺术家、798的看 客、交通协管员、货车司机 ,等等。 所有这些,历史与当代 巨变盘根错节的产物,一定 程度上重构了我对生活的认 知,更让我感到惊异,对当 下生活、对历史记忆以及人 类本能——或者说,我惊异 于庸常生活的每一个不起眼 的角落都隐藏着宏大的历史 学、纷杂的社会学以及迷离 的哲学命题,比如:我们的 生活不仅源于历史,并且也 在双向地塑造着历史(属于 未来的新历史以及往事的再 生长),以回应历史来信的 方式;我们强调道德优势, 正由于它过于脆弱而多变, 远不如

展开▼

后记

二〇〇四年九月,我从 甘肃老家只身到北京读大学 ,毕业后在京就业、生活, 再六年后的二。一四年终于 离京往杭。至此,十年北京 生活告一段落,北京成了我 除故乡之外最为熟悉的地方 ——尽管这种熟悉或许仅仅 是表面的,乃至连在表面层 次也是极其有限的。但它是 真实的,这真实并不取决于 全面性和深刻性,而取决于 一种切肤性,取决于我的感 受:我切切实实地呼吸了十 年的北京空气。 也就是说,这本书所呈 现的北京,即便是真实的, 也仅仅是我自己看到、听到 、闻到和感到的北京的真实 。写下这些,主要因为我从 中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张力 ——是一种,产生于诸如豪 情壮志的野心与庸常碌碌的 现实生活之间的粗粝的张力 。在一定程度上,这张力或 许表明了某些出自古老传统 和学校教育的理想主义的崩 溃,表明灰暗现实的起始与 生活的艰难构筑,并表明它 们对人的二次教育(正如书 中所说的“剥皮”)——这想 法并不仅仅源于我自己的经 历,也源于本书中诸多人物 的经历。当然,我希望本书 所写,不止于个体在庸常现 实中的拼搏与失落,而是更 能捕捉诸多个体共同呼吸的 时代空气,描绘一幅当下中 国巨变时代的繁杂又幽微的 侧影。 这本书的构思和写作, 均开始于二。一四年,初稿 完成于二〇一五年,然由于 诸多原因,几年来始终未得 定稿,甚至一度被我抛于脑 后。直到二〇一九年底,我 有机会入中国人民大学创造 性写作班攻读硕士学位,再 次回到最初诞生了这本书的 北京,回到我较为熟悉的中 关村一带——在这个开始的 地方,在学校里,我才又旧 事重拾,对书稿做了数次实 质性修改,使其得以呈现现 在的面貌,可算总体上比较 准确地表达了“我的北京”, 也基本契合我对这部书稿的 想象。定稿重读,我发现它 或许比我本人更期待某种交 流:诚实而深入的,个人性 的——这也是它对自我特质 的某种预期。 书稿原本超过二十万字 ,几经修改,被我改到了现 在的篇幅,除删去一些篇幅 (如写北京乞者、理发师、 零落者等群体的几篇),也 精炼了许多描述和表达。我 不会忘记我的导师阎连科先 生给我的建议、帮助和鼓励 ,尤其是先生在电话中对我 说的那句忠告:“好作家要 学会删除。”我也不会忘记 我的老师梁鸿先生和杨庆祥 先生关于书稿给予我的慷慨 鼓励和评价,以及其他弥足 珍贵的帮助。在这里,郑重 感谢三位老师。 还要感谢以下诸师友: 走走女史作为出版社邀请的 文学评阅人对书稿给予了积 极的肯定;王小王、苏二花 、梁红、刘汀、钟小骏、谷 禾诸位阅读过部分篇章,并 作了宝贵反馈;李林寒、杜 若、徐家玲、邱启轩、李浩 、三三、国生、李苇子、陈 迟恩在书稿或书名方面提了 珍贵的建议。尤其感谢上海 文艺出版社的李伟长先生和 解文佳女史,我深知作为编 辑,他们在这本书上的付出 ,丝毫不亚于作者本人,没 有他们,就不会有本书的面 世;也感谢其他为本书付出 劳动的出版社诸位。当然, 也感谢书中写到的每一个人 ,我的亲人亲戚们,我的朋 友们,以及一些并不熟悉乃 至已成陌路的人,某种意义 上,他们的生活及我与他们 的关系,构成了这本书。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她 与我一同走过了我在书中记 录的生活,并一直在生活上 包容我、在创作上支持和鼓 励我。二〇一八年我儿子出 生,他常以孩童那明亮的天 真,使我的心变得更柔软, 也使我变得更有耐心,谢谢 小家伙,希望他能够更自由 地成长,更勇敢地追求自己 ,不要被琐碎又蛮横的生活 追迫和拘囿。 二〇二二年八月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