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世界的四个部分(一部全球化历史)(精)

作者:(法)塞尔日·格鲁金斯基
责编:杨磊
译者:李征

ISBN:9787520728195

单价:158.0

出版年月:2022-10-01 00:00:00.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1

语种:CHI

页数:72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导论:圣母像与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
第一部分 伊比利亚全球化
第1章 东风、西风——印第安人可能是现代的吗?
第2章 “不停地在世界各地穿梭”
第3章 另一种现代性
第二部分 世界的连接
第4章 墨西哥城——世界与这座城市
第5章 “在你那里,西班牙与中国连接起来”
第6章 海上的桥
第三部分 世间物
第7章 教会与王室的专家
第8章 关于大海、陆地与天空的知识
第9章 认知工具与权力工具
第10章 地区历史、全球考量
第11章 早期的全球化精英
第四部分 水晶球
第12章 器物之路
第13章 安特卫普的鹦鹉——混合艺术与全球化艺术
第14章 玻璃隔墙或思想的全球化
第15章 语言的全球化
第16章 在悬崖边上——全球化的边界
尾声:从电影《黑客帝国》到卡蒙斯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致谢
人名索引
译后记
近代早期的伊比利亚全球化——《世界的四个部分:一部全球化历史》 解说/李雪涛

展开▼

导语

作为一名欧洲历史学家,我认为,对过去的研究必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 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和中国的海岸登陆。这不仅仅是商业或军事的扩张,伊比利亚水手、士兵、商人和牧师对外输出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行为模式、经济制度、建筑、音乐及艺术风格甚至时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这次全球行动理解为第一次欧洲全球化,并视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伊比利亚的全球化扩张在美洲非常成功,部分美洲因此被改造成了“拉丁美洲”。由于奴隶贸易的存在,它在非洲并不是那么成功:由于遭遇亚洲帝国——印度、日本和明朝时期的中国的强烈抵制,伊比利亚全球化在亚洲也以失败告终。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在学界经常被与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名作《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比较,二者均论述全面、参考文献丰富、举例多样。差异是布罗代尔侧重于商业、金融、政治层面的研究,格鲁金斯基则强调对文化产品的分析。格鲁金斯基认为16世纪的全球化在文化方面是一次尝试,美洲是该尝试的试验场,它以墨西哥城为中心,创造了不同世界的融合。作者在肯定该探索的价值的同时,并没有回避殖民给当地人造成的痛苦与创伤,谈到了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剥削、对拉丁美洲财富的疯狂掠夺。此外,同布罗代尔的著述相比,格鲁金斯基不再以欧洲为研究中心,而是聚焦这一特殊时段墨西哥在全球化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它在人、思想、器物的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关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的美洲同文艺复兴的欧洲之间在表现形式与风格上发生的融合。格鲁金斯基力图避免种族中心主义的片面性,突出了美洲与亚洲的杰出人物对早期全球化的积极参与.他们对西方文化、技艺的习得、融合与运用有时表现出比欧洲艺术家更高的才能。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征,女,1978年3月出生,法国巴黎(邦岱翁一索邦)第一大学艺术与艺术学系艺术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南欧拉美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文学。 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动态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在《阿尔卑斯》(第1~5辑)与《普鲁斯特研究文集》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展开▼

前言

首先,有个问题需要澄 清。今天欧洲历史学家已经 意识到,将世界史简化为欧 洲史不仅不再可能,而且也 是不适宜的,即使我们依然 是欧洲中心主义(像卡尔·马 克思那样具有批评精神与普 遍主义精神的人也没能摆脱 它)的持有者。同时,也不 能再以过去几个世纪里我们 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向世界 上的其他国家讲述世界史。 那么,对于至今至少五 个世纪以来在欧洲确定与书 写并在世界其他地方传播开 来的那些历史学知识、经验 ,应该加以抛弃吗?我没有 放弃我所拥有的知识、经验 与研究手段,而且还一直力 图从外部,尤其从拉丁美洲 的角度来认识欧洲历史,并 不断重新审视我对历史认知 的贡献与局限。作为欧洲人 ,我应该优先阐述欧洲霸权 的起源、机制与各种特征, 以及欧洲霸权在全世界常常 显示出来的具有扩散性与破 坏性的运作方式。我力图在 著述中保持这样一种整体视 角。 可以说,《世界的四个 部分》一书只是对16世纪给 出的一种欧洲阐释,仅此而 已。但是,我用了约50年的 时间来研究西班牙殖民美洲 (尤其针对西班牙殖民墨西 哥)的历史,这使得我得以 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欧洲殖民 ,更好地理解欧洲殖民在美 洲土著、混血族群那里所引 发的各种反应与反抗。我很 早就了解到在土著社会、传 教士所属的教会、西班牙王 国代表与欧洲商人之间所形 成的各种关系。这使我必须 和历史事件保持一定距离, 摆脱新大陆的界线,将那个 年轻的殖民社会置于社会、 经济与政治的背景中,那是 它所拥有的特有的社会、经 济与政治环境,同时它也朝 向西欧、菲律宾与中国,朝 向黑奴的非洲、西属秘鲁( 在波托西拥有矿藏)以及葡 属巴西。由此,我首先对西 化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反思 (《想象的殖民化:西属墨 西哥的土著社会与西化(16 一18世纪)》),思考了欧洲 图像的影响(《图像的战争 :从哥伦布到(银翼杀手) (1492—2019)》)、混合的 机制(《梅斯蒂索人的心智 :殖民化与全球化的思想动 力》),然后才撰写了本书 。 全球化沿着伊比利亚人 。的道路从16世纪开始发展 ,在19世纪、20世纪上半 叶达到顶峰。伊比利亚全球 化转变为欧洲人主导进而为 西方人主导的全球化。今天 ,种种迹象显示全球化的火 炬正在来到东方,中国将在 全球化中承担起主导作用。 对于西方人来说,很难接受 西方人所自我建构的这个世 界即将结束,也很难放弃西 方人在距今500年问所建立 的霸权。我作为16世纪历史 的研究专家对这一结果并不 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早在文 艺复兴时期伊比利亚人就发 现了中华帝国,并为中华帝 国的技术成就、城市建设与 中华帝国的富庶而感到惊讶 与垂涎。在16世纪,明朝时 期的中国对于当时伊比利亚 商人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 场,对于天主教传教士来说 ,则是最大的潜在信众群之 所在地。 面对当代出现的重大转 折,16世纪历史的研究专家 可以做些什么?研究西方全 球化的伊比利亚根源可以带 给我们哪些思考?我深信对 历史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 清醒地面对全球的当下状态 ,它提供给我们若干方法去 阐释全球化现象。要知道, 全球化现象曾长期被史学家 所忽视,或者说,对全球化 现象的研究基本被限制在发 展生产力的视角下。 按照西方传统的历史范 畴划分方法,现实通常被分 割成经济、政治、宗教与文 化等不同层面。这种研究方 法并不适合阐述具有如此广 度与复杂性的全球化发展过 程。此外,将全球化历史与 世界历史或各个帝国的历史 相混淆是错误的,尽管现在 这种混淆在很大一部分西方 史学家那里广泛存在。 全球化到底是什么?从 研究16世纪伊比利亚的扩张 出发,可以得出结果——全 球化是由各种原动力与力量 所形成的一个整体所建立的 ,这些原动力与力量将世界 的不同部分连接、整合并组 织起来。在15世纪、16世 纪,欧洲、非洲、美洲与亚 洲逐渐相互连通,这种情况 是空前的。与各个帝国各自 的原动力不同,这些融合成 一体的力量组并非产生于明 确的、有意识的政治企图, 亦非源于直接可辨的纲领性 计划。伊比利亚全球化并不 是天主教帝国的国王们派遣 哥伦布、麦哲伦去探索世界 所导致的结果,也不应将伊 比利亚全球化与西班牙、葡 萄牙的殖民扩张以及他们的 经济、军事动机相混淆。当 伊比利亚人通过印度、菲律 宾与亚洲世界相联系时,是 区域力量(中国、日本、莫 卧儿帝国)将伊比利亚人融 入他们的运转与活动中,而 不是伊比利亚人将区域力量 融入自身的运转与活动中。 全球化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 的不同的地缘政治、不同的 经济空间连接起来,并使之 同步。 在全球化运动中,尤其 在我称之为“伊比利亚全球 化”的运动中,显示出世界 范围内的两种原动力——西 化与全球化,它们在一个扩 张的空间中持续地展开并发 挥作用。西化与全球化都承 载着社会组织、政经控制、 意识形态控制(针对想象、 智识、信仰等)的各种形式 ,它们逐渐在世界的各个部 分扎根,同时也遭遇到或大 或小的抵制。西化首先表现 为各种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