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力量(美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精)/轻与重

作者:(德)克里斯托弗·孟柯
责编:徐海晴
总主编:姜丹丹
译者:翟灿//何乏笔//刘沧龙

ISBN:9787576031973

单价:58.0

出版年月:2022-09-01 00:00:00.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B83

语种:CHI

页数:19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前言 何以有美学?
第一章 感性
第二章 实践
第三章 游戏
第四章 美学化
第五章 美学:哲学的争论
第六章 伦理学:自我创造的自由
附录 力量的习练:一场讨论的后记
译者说明
汉德译名对照表

展开▼

内容简介

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之父”鲍姆加登提出审美范畴,将美学系统化为一门新的科学起,一种思考何为美、何为崇高、何为艺术的思想方式便在哲学中留下了自己的轨迹。美学的诞生让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思考感性、能力和活动等传统哲学问题,美学也被理解为一种涉及人类精神总体的范畴。然而,这种视角转换究竟应当如何完成,却充满争议。鲍姆加登将审美活动理解为主体的思想与实践能力,而浪漫主义思想家赫尔德则提出了将审美活动理解为“力量之思想”的美学模式。本书关注的便是美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力量”的论争,并主要围绕“何以有美学”这一主题展开对此的讨论。 作者首先借助感性的理性主义概念来回顾美学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鲍姆加登感性认识的美学,将之当作主体及其官能的理论。随之,又通过赫尔德、苏泽尔和孟德尔颂等人的文本,以力量美学作为反模式的基本主题进行探讨,最后在与康德的商榷中,在对尼采的接续思考中,总结了关于哲学美学和作为善行理论的伦理学的看法,向读者展示了美学经验作为力量游戏的经验所具有的伦理学意义:它教我们行动与生命区分,亦教我们生命的另类善行。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沧龙,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著有《气的跨文化思考》《内在他者:庄子?尼采》以及若干关于儒道气的思想、尼采哲学之论文。

展开▼

前言

何以有美学?——这个问 题似乎可有一个简单明快的 答案。美学之所以存在或被 需要,是因为有着美学事物 (das ?sthetische):因为有 (被标志为“美学的”)对象 ,对这些对象进行哲学反思 乃是美学的任务——如各种 艺术、审美和崇高,或运动 、设计、时尚等。因为有着 美学的诸对象,所以也必然 有美学的理论。——凭着这 样的回答,美学已可以在其 它所有哲学专业分支如政治 哲学、道德哲学、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和文化哲学等等 之旁,占其一席之地。 这样的回答却忽视了一 点,即那些被称为美学对象 的存在绝非不言而喻:我们 所谓“艺术”是否为另一种经 济领域——亦即“文化工业” 的一部分,如同运动、设计 、时尚等都属于这个产业? 我们称之为“美”之物,是否 并非仅为愉悦感受(或大脑 中相应事件)的引发者。更 甚者,这些对象构成了一个 能称之为“美学的”连贯领域 也并非不言而喻的:难道这 种领域不是全然不同事物的 堆积?事情显得是,为了从 事美学,人们首先必须对诸 美学对象的存在深信不疑, 必须对它们“感兴趣”才能进 行美学。如果“何以美学”这 个问题是在其对象这里得到 回答,美学将成为个人兴趣 的表现——还会随着兴趣的 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然而,奠基美学的并非 是美学诸对象(以及对它们 的兴趣)。美学反而是奠基 美学对象的领域:美学之所 以能成为美学事物的理论, 是因为美学构成美学事物, 是因为美学首先产生了可当 作“美学的”对象。“何以美 学”的问题并不能借助于“因 为美学的事物存在(并且我 们对之有兴趣)”这点来回 答,因为提出“何以有美学” 的问题就意味着对何以有美 学事物的质问。当美学将“ 美学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 象而产生出来——以此也把 自身产生出来——这意味着 什么?又具有哪些前提和后 果? 本书对美学之构成的回 顾是经由重构的途径而进行 :重构美学在18世纪(亦即 在鲍姆加登《美学》与康德 《判断力批判》之间)的形 成。由此可知,美学并没有 对哲学之正当对象的领域加 以扩展——因为所有这些对 象先前即已存在。通过引进 “美学事物”这个范畴,美学 只是以一种在根本上的新方 式规定了这些对象。不过, 对美学的历史形成的重构首 先表明,引进“美学事物”这 个范畴,不啻于改变哲学的 基本概念。现代哲学是在美 学之中——或当作美学(als ?sthetik)——而开始的。 所以说,正是美学(即 鲍姆加登意义上的那种最初 的美学)给主体的概念落下 烙印:主体的概念作为诸官 能(Verm?gen)的总体、诸 能力(F?higkeiten)的主管之 所;主体作为能手 (Subjekt als K?nner)。 由于鲍姆加登将感性的认识 和表达理解为主体将施行经 有习练所培养的官能,他已 经陈述了对人之诸实践 (Pratiken)(以及对哲学作 为其通达[Gelingen]的可能 性条件之探索)的现代理解 。所以,美学,亦即对美学 事物的反思,在现代哲学内 有着一种承载性的角色:在 美学之中,主体的哲学,或 说关于主体官能的哲学,确 定了自己的可能。 在这里,在美学事物及 其反思之处,主体的哲学同 时也遇上了其最重要的对手 :此对手是从内部与它抗争 的。因为“鲍姆加登式的”( 赫尔德语)美学,即当作有 关主体之感性官能的理论, 立刻与另一种美学产生对立 :力量的美学。后者并不把 美学事物理解为(对某事物 的)感性认识和表达,而是 把它理解为表现的游戏—— 那是被一种实现自身的力量 所推动,而并不是如同官能 一般借由实践而施行;这种 力量并不重新认识什么,也 不再现什么,因为它是“幽 暗”而无意识的;这种力量 并非“主体”的力量而是“人” 的力量(此处“人”是指自己 不同于“主体”的人)。力量 的美学是一种有关人之自然 (Natur des Menschen)的学 说:它关系到人的美学自然 ,此乃不同于人经由习练所 获得的诸实践的文化。 这就是本书的六章要展 开的命题。第一章借助于感 性的理性主义概念来回顾美 学的出发点:感性不能借由 定义来规定,它是没有度量 的。第二章重构鲍姆加登感 性认识的美学,将之当作主 体及其官能的理论;与此衔 接的是美学主体化的相关争 论,是否要将之理解为个体 化或规训化的活动?第三章 和第四章从赫尔德、苏泽尔 和孟德尔颂等人的文本,展 开力量美学作为反模式的基 本主题:美学事物作为一种 “幽暗”力量的作用,是一种 没有一般性的施行,是外于 规范、法则和目的——即一 种游戏。而美学事物作为自 我反省的快感是主体及其官 能和诸种实践之变化的过程 ——此即美学化的过程。力 量的美学奠基了一种差异的 人类学:即奠基了力量与官 能,以及人与主体之间的差 异。最后总结的两章探讨以 下课题:对哲学美学之理念 ,以及对作为善行理论 (Theorie des Guten)之伦理 学。第五章在与康德的商榷 中揭示,把自己理解为力量 美学的一种美学乃是一场不 可消解的争执:美学在哲学 之中展开哲学与美学经验之 间的争执。第六章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