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访书记

编者:崔莹
责编:冯珺

ISBN:9787220124402

单价:78.0

出版年月:2022-11-01 0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53

语种:CHI

页数:53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汉学
裴士锋
湖南为何出革命家?
卜正民
牛津藏明代航海图背后的全球史
《哈佛中国史》和《剑桥中国史》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贝剑铭
是谁最早发明了“以茶代酒”
薛凤
《天工开物》为何受日本欢迎
阿尔伯特·克雷格
对西方而言,中国依然很陌生
周锡瑞
从1943年看蒋介石的败因
顾若鹏
国共两党如何改造日本战犯?
穆盛博
炸开黄河后国军先救灾还是先抗日
王德威
评莫言、余华、王安忆
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
闵福德
英国学者12年译完《易经》
《红楼梦》如何译成英文?
吴芳思
为何把《二十四孝》放进新书《中国文学》
宇文所安
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
梅维恒
鲁迅是世界级的作家
艾超世
洪秀全早年珍贵文献仅藏于剑桥
白馥兰
李约瑟的科技史太拔高中国文明?
世界史
克里斯·威廉斯
英国学者谈漫画里的政治
杰弗里·罗伯茨
朱可夫靠什么最终击败希特勒?
西蒙·沙玛
英国正在经历“毫无必要的自我毁灭”
我发现“小矮马”帮诺曼人征服英格兰
诺曼·斯通
二战简史怎么写
入江昭
多数日本人不了解过去
托马斯·伯根索尔
有德国年轻人不信奥斯维辛存在过
马克斯·黑斯廷斯
二战中最出色的间谍是谁?
沙希利·浦洛基
书写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史
彼得·伯克
布罗代尔受马克思的影响有多深?
马修·德安科纳
后真相时代: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开始不在意谎言
克里斯多夫·弗雷林
20世纪西方恐华与鸦片有关?
文学
恩古吉·瓦·提安哥
应把殖民创伤转变成财富
阿米塔夫·高希
印度如何深深卷入鸦片战争
大卫·格罗斯曼
现实世界野蛮而残暴
托马斯·林奇
给生者写诗的殡葬师
加布瑞埃拉·泽文
读书是非常孤独的一种行为
莉迪亚·戴维斯
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希拉里·曼特尔
我为何写《狼厅》
保罗·比第
我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
“头被砍下时”是写短篇的好时机
约恩·福瑟
故意反抗贝克特的福瑟?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文学是一种深刻的与他人沟通的方式
非虚构
迈克尔·麦尔
美国女婿如何书写中国乡村的变迁?
乔纳森·哈尔
较真律师的漫长拉锯战
阮清越
越战创伤如何愈合
朱莉安娜·芭芭莎
写巴西黑帮与贫民窟的故事
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他调查写书“谁杀死了74名小学生?”
贝兹·卓辛格
探访九国监狱写书讲出真相
丽莎·布伦南·乔布斯
乔布斯的女儿:“爸爸是更好的爸爸”
阿什利·米尔斯
美女博士做模特揭露行业潜规则
特雷西·基德尔
非虚构作者目前的处境是艰难的
社会学
齐格蒙·鲍曼
“后现代性”误入歧途
社会学有什么用
流行文化
乔治·阿克洛夫
“钓愚”: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冤枉钱
乔汉娜·贝斯福
没料到《秘密花园》会热销
兰道尔·门罗
想知道抽干海水会怎样
朱莉娅·埃克谢尔
童书作者大都有童年创伤
后记
拥抱我写下的文字

展开▼

导语

腾讯专栏作家崔莹,以书之名,采访了88位海外包括汉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及其他各界人物,从中挑选出五十几位,汇集成了这本访谈集。 世界纷繁,人生变幻,还好有书可以栖息作伴。 如果你对世界依然心存好奇,如果你想了解那些人与书背后细腻而磅礴的天地,又或者你仅仅是想看看可以读什么样的书籍。 那么,这本访谈集,都值得你翻开。

展开▼

内容简介

穿梭于问答之间,读者可以倾听异域的汉学家如何理解中国,历史家怎样梳理历史背后的脉络,文学作家如何构思出一部小说,非虚构写作者怎样创作出客观又叫好的著作,社会学家如何阐释现代性,童书作者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视若珍宝的书,每本书都藏着动人的秘密和不凡的理想。愿每个人都能以此找到心中的那本书,构筑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崔莹 山东济南人,爱丁堡大学博士,热爱行走和文学,常居英国爱丁堡。FT中文网、腾讯文化、《文汇读书周报》、澎湃新闻翻书党专栏作者。著有《英国插画师》《英国插画书拾珍》等。

展开▼

前言

我读《访书记》 赵毅衡 崔莹是个奇女子:个子 小巧,面貌精致,背包里永 远带着电脑,胸前常挂着笨 重的职业相机。她似乎永远 在疾走,到新的地方去。她 曾说“我要走一百个国家, 采访一百个有趣的人”。我 想这个日标可能早就达到了 ,但她依然在走,看来世界 上不会有她不会去的地方。 崔莹的笔头与思想都奇 快,同时做国内数份刊物的 驻英记者,在好几个刊物上 发表定期专栏;题材之广, 内容遍地开花,遍题开花, 可媲美她的旅行之远:从英 国插画到希腊诸神传奇,到 花卉美食。我只见过崔莹两 面,当我听她说起她的工作 计划,已经觉得晕眩如在旋 风中。当我看着坐在她身边 的天文学家丈夫,我猜想, 他看来跟不上这速度,只能 一边同定望着星空某一点, 一边羡慕地望着她在全世界 飞。这位绅士风度的英国天 文学家,名叫“崔尼克”,姓 “崔”,必须的。 我承认:这样的介绍, 有点像狄更斯小说的插图, 略带夸张的描写,有点调侃 的钦佩。如此写也许会导致 误解,以为崔莹是个浅尝即 止、走马观花的“随笔家”, 处处留意的“包打听”。当这 本500多页的巨作出现在眼 前时,我们会突然发现一个 “后真相”,一个出乎意料之 外的意料之内。 这才是真正的崔莹,她 的工作作风恰好相反:深入 寻问,调查追索。早在新世 纪头10年,她就出版了3本 非常厚的采访集《做最职业 的记者》《做最创意的节目 》《做最赚钱的杂志》。每 本采访20人,每本300多页 ,题材都集中在她的本行: 新闻传播。原来她是新闻系 科班出身:山东师范大学本 科,英国龙比亚大学硕士, 爱丁堡大学社会政策博士, 硕士毕业时就获得新闻大奖 。 她本应当就是活跃的职 业新闻工作者,而一个真正 的记者,就应当关注任何社 会文化问题。但崔莹的思维 兴奋点,她的兴趣,远远不 在新闻业本行,而在新闻业 的对象;天下事都是她笔下 事,难怪她还是个极有创造 力的纪录片导演。 从2014年到2020年,崔 莹采访了88人,汉学家、历 史学家、文学家……各界有 成就的人物,呈现在我们眼 前,接受问题挑战。最后她 从中挑选了51人,编著了眼 前这本巨厚的书。 采访88人,这工作量有 多大呢?以6年计算,每年 15人,每20天采访1人。这 工作要有多大的精力并且持 之以恒?假定采访一人要至 少读此人4本书,那么总共 要读350本书,而且要带着 问题读。而为了明白应当采 访哪些人,需要读更多的书 。仅仅这份辛苦,就不是一 般人能坚持的。 虽然崔莹采访的主要是 写作者,但写作者的身份、 题材之宽广,题目之多样, 令人惊异。被采访的人中, 学者与作家居多,这不奇怪 ,文化人讨论的不仅是自己 ,更是他们的研究对象。而 “非文化人作者”身份之多样 ,更令人惊异:从法官,到 殡葬师,到时装模特;从波 兰人到印度人,到巴西人、 以色列人、越南人。这些人 写的基本上是自己的经历。 这就要求采访者事先对更多 的陌生题目做足功课。由此 一来,工作量又翻多少倍? 这本书是作者知识面的 展示,兴趣面的产物,意志 力的结果,更是作者眼光敏 锐的见地。能够对另一个完 全不同的文化了若指掌,而 且找到那么多兴奋点,这就 不仅是文化融入的能力,更 是内心包容力的胆略。就这 一点而言,我在认识的人中 ,还找不到类似崔莹的人物 。 我曾经为中国人中到国 外留学、留居、任教的著名 人物画群像,也为在国外写 作,无论是用英语还是汉语 的作家,做群体观察,一言 以蔽之:写的永远是中国题 材,想的永远是中国经验, 我称之为“题材自限”。从某 个意义上说,这当然没有错 ,他们内心永远是中国人。 但崔莹不同,既然走出国门 ,就自觉成了中国文化的“ 无冕大使”,她为我们介绍 不同文化中发生的事,让我 们看到“文明多样性共同体” 中真正的多样性,她不做旁 观的访客,不是拿着望远镜 看邻家花园,而是登堂入室 ,与他们促膝而谈。 崔莹的这本采访录,完 全没有这种“题材自限”。除 了采访汉学家的篇章,其余 的采访,都把“从中国人的 眼光看”隐藏在文字背后。 她写的不是一个居留西方的 中国人会感兴趣的事,不是 中国人自己照镜子,她写的 是一个敬业的记者所发觉的 异乡异事:那边发生的事情 ,那边居住的人。在我读到 过的所有中国人写国外的作 品中,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 奇书。

展开▼

后记

拥抱我写下的文字 首先,感谢大家耐心读 完这些文字。这部书稿中的 对话与访谈始于2014年秋 天,终于2020年春天,大 部分受腾讯海外文化和《谷 雨计划》栏目邀约撰写。这 些对话与访谈大都以受访者 的作品在中国出版,或在国 际上获奖为契机,很多问题 围绕书展开,因此书名为《 访书记》。 钱锺书曾对一位求见他 的女士说:“假如你吃个鸡 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 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我 认为,其实不然,如果你很 喜欢一本书,你一定想去了 解书的作者,这对于理解作 品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这 本书的意义:呈现我和5l位 海外学者和作家的对话,了 解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背 后的故事。 看书和作者直接交流的 经历俨然不同——在书里找 不到的答案,可以从作者这 里获得,并且,看书的思考 或疑惑,可以和作者探讨。 在所有采访过程中,我试图 作为一名记者、学者和读者 ,和他们对话。如今,对话 与访谈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 卜正民教授告诉我他如 何邂逅《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他认为这幅地图表明17 世纪初的中国并非封闭保守 ,那时的中国人也了解外面 的世界。他还在地图上发现 了沈福宗的注释,而沈福宗 正是第一位到访英国的中国 人。薛凤教授告诉我她研究 宋应星的原因仅仅出于好奇 :宋应星为何会对如此多样 化的工艺感兴趣?他这样一 个无关紧要的小官如何能撰 写出这么高端的关于世界形 成和发展的理论?阿尔伯特 ·克雷格教授认为西方并不 了解多少中国史,对西方而 言,中国依然很陌生。即使 在今天,西方对于中国史的 了解依然是模糊的、不准确 的。他指出中国本身就很复 杂,语言是巨大的障碍。要 了解中国,必须要学习中国 的语言,但汉语是最难学的 语言之一。周锡瑞教授参与 主编《1943:中国在十字 路口》,他觉得宋子文聪慧 过人,是比较优秀的政治家 。之前在华盛顿,无论为中 国争取援助,还是在史迪威 与陈纳德的斗争中帮助后者 ,他都不辱使命。假如宋子 文参加开罗会议,担任谈判 翻译,结果可能会好些。西 蒙·沙玛教授告诉我,英国 《金融时报》交给他一个尴 尬的任务:等英国女王去世 时,要他写一篇大稿子纪念 女王。但他觉得,女王会在 他死后继续活很久,他可能 永远都不用写这篇文章。 那一次次的对话与访谈 ,它们或甜,或酸,或苦, 或辣,都已经融入我的生活 ,我的生命,成为我的一部 分,当然,也成为我微信朋 友圈的各种“碎碎念”: 2015年3月8日(王德威) 写的时候小心翼翼,编 辑编稿时更是小心翼翼,我 和她一起“扫雷”,不得不把 王德威教授提到的很多作品 作家拿掉。听王教授描述了 这样一本书——这是多么有 意思的一本书啊! “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帮 我写了一篇他和莫言的对话 。余华谈1984年的翻墙, 他当时经常翻墙去看国外的 文学作品,这个墙指的是华 东师范大学的校门。王安忆 写的是她的母亲茹志鹃。汪 晖教授写了一篇《石碑》, 写的是他和鲁迅的对话。” 2015年6月25日(闵福德) 采访完汉学家、翻译家 闵福德教授,他发给我一些 照片:图一是他和岳父霍克 斯(《红楼梦》前80回译者 ,后40回由闵教授译);图 四是他和柳存仁教授(钱锺 书称柳存仁教授为“海外宗 师”);图二是他和夫人(霍 克斯的女儿)。闵教授的夫 人今年年初因癌症去世。夫 人住院期间,闵教授一直在 医院里陪伴着她,并读《红 楼梦》给她听,但只读到了 第31回…… 2015年7月8日(诺曼·斯 通) 诺曼·斯通是英国著名的 历史学家,以观点标新立异 著称。采访他的过程挺不容 易的,他回答一句就停顿下 来,时常冷场,然后我就赶 紧再提问……让我有点措手 不及。 2015年7月10日(阿米塔 夫·高希) 我对“鸦片战争三部曲” 作者、印度作家阿米塔夫· 高希的采访,大概是首位中 国记者对他的采访!他在西 方很有名,《金融时报》曾 邀请他共进午餐。他做过牛 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后。 他做过学术,做过记者,然 后选择全职写小说!他是很 有才华的作家,文笔极好, 尤其是对细节的描述。 …… 2018年8月16日(朱莉安 娜·芭芭莎) 朱莉安娜·芭芭莎现在是 《纽约时报》编辑。我喜欢 她可以和各色人物聊天,包 括贫民窟买卖毒品的。她有 强烈的新闻敏感和勇气。觉 察到故乡会有新闻,她毅然 决然回乡,从租房开始!我 去过巴西,还参加过卢拉的 声援会,和她的对话格外酣 畅。 2018年8月16日(理查德· 劳埃德·帕里) 和帕里探讨我在日本旅 行问路时,为什么问到的路 人都会脸红?帕里回答可能 是因为他们英文差,对自己 不自信。喜欢他写的这本非 虚构。 2018年12 5q 4日(马修· 德斯蒙德) 这本书获得2017年普利 策奖最佳非虚构奖。该书作 者马修·德斯蒙德和他的采 访对象同吃同住,成为好朋 友。他可以睡地板,好几个 星期不洗澡。很棒的人类社 会学书。作者文笔也超棒, 不学究,像是小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