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枢纽(3000年的中国)(精)

作者:施展

ISBN:9787549586080

单价:99.0

出版年月:2018-01-01 0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209

语种:CHI

页数:72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4.8

(本馆/总:0/9人荐购)

目录

绪论
壹 哲学篇:中国历史哲学纲要
一、作为中华民族之信仰的历史
二、历史的精神现象学过程
三、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四、中国历史的时间结构
五、从奉天承运的天子到普遍均质的人民
六、中华民族的世界历史使命
七、历史运动的内生方向
贰 社会学篇:历史演化的动力机制
一、从欲望到信仰
二、制度的演化
上篇 作为“中国”的世界
第一章 地理与历史
第一节 中原
第二节 草原
第三节 过渡地带
第四节 西域
第五节 雪域
第六节 西南
第七节 海洋
第二章 第一轮历史大循环: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三轮大循环
第二节 脱于混沌,封建初成
第三节 封建的巅峰与瓦解
一、周厉王之败
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三、技术进步与封建社会的终结
第四节 思想的自由奔流
一、轴心文明思想的开启
二、史学的勃兴
第三章 第二轮历史大循环:豪族社会
第一节 中原帝国与草原帝国
一、天下定于一
二、草原的兴起与中原的豪族化
三、从豪族崛起到中原陆沉
第二节 塞北的精悍气血与江南的衣冠礼乐
一、塞北的精悍气血
二、江南的衣冠礼乐
三、孝文帝之败与宇文泰之成
第三节 普遍帝国及其瓦解
一、关中与关东
二、海上声教与西域胡风
三、安史之乱与西域新命
四、吐蕃的聚与散
五、技术进步与豪族社会的终结
第四章 第三轮历史大循环:古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精神的自我超越
一、普遍帝国与特殊认同的矛盾
二、儒学的新谱系与自我超越
第二节 特殊帝国及其蜕变
一、从“伦理世界”到“伦理-官僚世界”
二、二元帝国的精神自觉
三、西域的历史伏笔
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
一、元:“大一统”抑或“大居正”?
二、明:大陆的专权与海洋的兴起
三、清:大陆普遍帝国的绝唱
下篇 内在于世界的“中国”
第五章 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第一节 世界市场背景下的诸多新要素
一、外生的技术进步与新经济要素
二、新的知识与新的人才
三、大英帝国主导的新秩序
第二节 帝国的中兴与终结
一、帝国均衡的起伏与变迁
二、海洋与过渡地带
三、西域的命运与陆海大博弈
四、印度洋的风与大西洋的风
五、西南的奇迹
六、东北的隐喻
第三节 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
一、普遍主义的重新想象
二、法权视野
三、民族主义与革命
第六章 进行中的第四轮历史大循环:现代平民社会
第一节 革命与战争的正当性
一、政治经济学视角
二、政治哲学视角
三、内部革命与外部革命
第二节 远东的力量格局
一、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谋划
二、俄国的谋划
三、日本的谋划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外与内
一、民族主义与外部世界
二、民族主义的内部困境
三、民族主义的格局欠缺
第四节 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一、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国体建构
二、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
三、大陆帝国的自我超越
第五节 从宪法制到宪法典
一、宪法的形式与质料
二、从《清帝逊位诏书》到无产阶级专政
三、共产主义法理学分析
第七章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失衡
第一节 中国经济崛起的奥秘
一、创新经济与土地财政的时间耦合
二、供应链网络的规模效应
第二节 世界秩序的变迁与失衡
一、从“中心-边缘”结构到“双循环”结构
二、世界秩序的失衡与金融危机
三、“不可能三角”与世界秩序
第三节 全球治理秩序之变迁
一、贸易过程的时间维度与国家政治的空间维度
二、从摩尼教秩序到奥古斯丁秩序
第四节 “文明的冲突”与普遍秩序的演化
一、伊斯兰世界的困境与反抗
二、奥古斯丁秩序的二阶属性
三、普遍秩序的演化过程
第八章 世界历史民族的精神自觉
第一节 精神如何自觉?
一、哈耶克秩序与黑格尔秩序
二、施密特问题
第二节 大国的自我超越
一、实力、理想、制度
二、海洋秩序与陆地秩序
三、海洋霸主的自我超越:从英国到美国
四、陆地霸主的自我超越:以德国为例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的合题
一、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海陆枢纽
二、中国秩序作为世界秩序的全息缩影
三、生成中的世界与普遍宪制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展开▼

导语

施展著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精)》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中原地区在形成大一统帝国之后,由于一系列的财政、军事、政治、文化逻辑的变化,使得中国古代草原、农耕和海洋地区等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迁,彼此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相互塑造关系:彼此之间互为条件,脱离开其中一方,另几方的历史都无法获得完整解释;相互联系在一起,却能够让其中每一方都释放出更大的历史意义。合在一起,则构成一个庞大的共生体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史呈现的就是一种共生体系的演化史,而中国“多元一体”的结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锻造出来的。

展开▼

内容简介

施展著的《枢纽(3000年的中国)(精)》是一部纵览中国千年历史、探索当下世界的“中国力量”的历史人文读物。本书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与方法,致力于在一种全球的视野下,主要论述了自夏商周至清末中国古代草原-农耕-海洋的南北向三重结构和平原-绿洲&高原的东西向次级结构,对以下问题给出内在连贯统一的解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古代的形成,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作为世界枢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意义。贯通所有这些问题的解释逻辑,是中国的两大根本特征,一是它作为一个古老且未中断文明,所带来的历史记忆,一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效应。 本书认为,对中国的超大规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前提,这就构成中华文明区与其他文明区的重要区别。

展开▼

作者简介

施展,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以及《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鲜血、大地与主权》。 在知识平台得到APP开设的3门课程“中国史纲50讲”“国际政治学40讲”及“中国制造报告20讲”,目前累计超过35万人次学习。

展开▼

前言

施展送来他的大作,希望我给他的新书作序。 施展是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组织的学术共同体“ 大观”团队的成员。我2007年应邀担任世观院学术委 员会主席,那时我就提议研究院要发现、扶持青年研 究人员,组建有持续性的青年研究团队。“大观”团 队自2018年开始运行,就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持续研究 ,包括重新认识中国的周边世界,重新理解中国成长 的世界历史意义。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大观”团队近期的研究 重点,落在了对中国革命的伟大成果向现代国家转化 的历史过程的研究上,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国 家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大观”团队的年轻人 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未来的世界秩序是由中国加入 这个秩序的过程所塑造的,中国的成长与转型只有在 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我非常欣赏和支持这个观点, 这个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的,也是符 合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的。 施展在“大观”团队中,非常用功,多次深入到 实际工作当中,览群书,行列国,积累了见识,逐渐 形成了有他自己特点的一系列见解。现在,经过一年 多的努力,他把这些观点系统地扩展为约50万字的一 部专著,值得庆贺。 在此书中,施展试图在一种新的全球史视野下, 重新理解传统中国以及以中国为文明核心的东亚世界 的历史;并把这个东方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相遇作为伟 大的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及其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 世界观念,促使中国的现代化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高速成长,中国力量正在 融入并重组世界秩序。作者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个宏 大历史过程的内在机理。看得出来,作者有意避开了 传统或经典的通史叙述方式,而以政治统治和社会治 理的秩序演变为线索,以秩序构成诸要素的分析作为 全书的主要内容,形成了气象壮阔的论述格局。当然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也不是专门的 政治学著作;这是这一代青年人在大时代进行大构想 的一个可贵的尝试。 无论如何,世界已处于根本变化之中,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亚非几十亿人民蓬勃发展,此长彼消, 旧的世界观国家观正在瓦解,新的世界观国家观正在 走上前台,引导全球秩序的新格局。对于这种新格局 的认识,需要有新的理论努力和勇气。正如傅莹同志 在今年的瓦尔代会议上引征施展的观点后所言:“超 越地缘政治既是中国发展的切身体会,也是世界发展 的潮流所向。未来,世界各国应该携手走向人类命运 共同体,而不是退回到地缘博弈的格子里去。” 施展在书中提出一系列设问,也提供了相应的回 答。其中肯定会有很多会引起争议和讨论。我一向支 持这样可以引起讨论争议甚至批判的文章,这样我们 的思考才可以精进。当然同时我也希望施展要不断修 正发展自己的思考和理论,因为这部著作的主题甚为 宏大,应当在争议讨论中发展,以虚心求真务实的态 度持续研究下去。期待以后还可以看到修订版。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阐 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历史判断。这 个伟大的新时代不仅要求执政党提出新的思想、新的 方针路线,还向我们中华民族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的 任务。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 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一个民族的新 的理论思维就是这个民族青年一代的理论思维。我这 一代人,饱经国运沧桑,目睹历史曲折,深感理论思 维薄弱,民族尚处追赶途中,容不得半点骄傲与松懈 。万望青年一代学者,屏息聆听历史的脚步声,苦思 冥想,深思熟虑。伴随着国家强盛,民族也达致理论 成熟,这也正是施展在书中所提到的世界历史民族的 双重含义吧。

展开▼

后记

经过与诸多朋友多年的共同探讨与苦苦思考,经 过大半年夜以继目的写作,这本书终于告一段落,可 以写写后记,表达一下感激之情了。 笔者首先要感谢“大观”学术小组的诸位学术同 人,在八年多的时间里从各种学科、各种角度对笔者 进行的高强度思想刺激。这个学术小组的缘起是2009 年4月,几位学界前辈带领若干青年学者召开了一个 学术会议,讨论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当时我们 都叹服于科耶夫敏锐的时代感与深邃的思想力,其著 作在现时的中国语境下对于我们的思考有着一种特殊 的激发力。那次会议的开法与通常的学术会议截然不 同,会后,每个参会者都感觉我们似乎隐约摸索到了 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机制,这种机制很可能会让我们对 中国问题与世界问题的探讨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方 法。这种会议的新开法,是作为组织者的上海世界观 察研究院,在经历了几年的尝试之后摸索出来的。学 界前辈刘吉老(上世纪90年代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 院长),作为世观院的学术委员会主席,极力推动世 观院要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世观院的诸位领导及工 作人员也大力支持。这些都给了我们难得的机会,得 以参与到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与创造过程中。 有了第一次会议的成功尝试,之后我们便以每个 季度一次深度学术会议的频度,进行持续的共同讨论 与研究,期间陆续又有新的青年学术同人加入,大家 相互砥砺,至今已八年有余。这八年多来我们的研究 成果集中体现在《大观》辑刊上(这也是“大观”学 术小组的名称由来),也散见在其他各种刊物与媒体 上。我们从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出发,逐渐摸索 到理解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民族”的中国的思想框架 ,将其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中国因加入世界秩序而崛 起,世界秩序将因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国家的加入而被 重新定义,而中国也将在此过程的精神自觉中被反向 地重新定义。此一中国与世界互构、重塑的历史过程 ,便是中国对其世界历史民族命运的实践。感谢“大 观”学术小组的同人们,让我能够在八年的思考后写 下这段话,他们是:于向东、严搏非、刘苏里、高全 喜、刘擎、邱立波、李永晶、王利、谈火生、李筠、 泮伟江、吴征宇、昝涛、翟志勇、周林刚、谢怀筑、 林国华、张笑宇、许小亮(以加入“大观”小组的时 间先后为序)。 笔者还要感谢许多经常与我进行各种学术探讨的 师长以及朋友,笔者从他们那里受惠极丰,但人数实 在太多,恕无法一一列举,想来各位师长及朋友也会 见谅。 笔者要感谢周志兴先生和他的《领导者》杂志。 我的思考能够形成这本书,其最初的雏形是两篇对话 体的文章《东北观天下》和《西北望长安》,周志兴 先生不以其为浅陋,慨然应允发表在《领导者》,激 发了笔者进行后续的写作。笔者也要感谢《文化纵横 》杂志,我有许多相关的思考也曾经以简短文章的形 式发表于此,引起过一些朋友的讨论,刺激我进行进 一步的完善。笔者还要感谢好友盛立刚先生,他作为 一位佛教徒的宽忍与认真,每每让我自愧不如,在笔 者忙得不可开交之际,也正忙于照顾新生宝宝的立刚 兄慨然允诺帮助笔者整理本书长长的参考文献目录, 令笔者非常感激。 笔者要感谢所供职的外交学院。学校的领导和同 事们给了我非常宽松的环境,让我无须去费心什么职 场政治,而能够静下心来完成这样一本著作。走笔至 此,想起2014年,笔者曾在与老领导朱立群教授一起 出差的时候,与她谈起我正在做的这个研究,她对此 非常支持,并经常与我交流新的进展。如今,书卷方 成,斯人已去,唯愿此书不会令朱立群教授失望,能 告慰她在天之灵。 笔者更要感谢我的太太,以及我的岳父母。此书 动笔之际,女儿刚刚开始学步,待收笔之际,小女已 能满地跑了。这个过程中,太太和岳父母完全纵容我 做个甩手掌柜,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他们的辛 苦甘劳才让我有足够的精力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五 十多万字的书稿,这份亲情实难以回报,唯有感激。 也要感谢我在老家的亲人,他们时时叮嘱我爱护身体 ,可惜我总是做得令人难以满意。 最后,还要感谢本书的策划人范新先生。他在我 几年前刚刚发表今天看来已显浅薄的《东北观天下》 一文时,便关注到了我的相关思考,并向我约定,未 来若能成书,他愿意协助出版。此后的数年中我们也 持续着关于此书之构想的交流。如今,拙著终于面世 了,其中也有着范新兄的一份心血。 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一篇短短的后记无法道 尽。唯望此书能够对得起大家的支持与期待。 施展 2017年3月3日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