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共3册)

罗洪忠

ISBN:9787564711542

单价:126.0

出版年月:2012-05-01 00:00:00.0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语种:中文

页数:69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峡谷风云》
总序/1
难以忘怀的峡谷历史(代序)/4
概述/7
第一章 远古历史的回音/14
第二章 藏传佛教的传播/32
第三章 门巴族的迁入/45
第四章 英印殖民者的入侵/57
第五章 向峡谷深处进军/78
第六章 进驻墨脱宗/113
第七章 进军世界深峡/151
第八章 墨脱历史新纪元/186
后记/240

《莲花圣地》
总序/1
“孤岛”颂歌(代序)/4
概述/6
第一章 沧桑古道/13
第二章 莲花圣地/42
第三章 神山圣湖/65
第四章 珞巴部落文化/80
第五章 门巴民俗文化/109
第六章 鬼灵游荡的世界/133
第七章 两性间的话题/152
第八章 多彩的峡谷风情/166
后记/181

《深峡淘金》
总序/1
沿科考人的足迹见证历史(代序)/4
概述/6
第一章 走进“阿波尔”/14
第二章 解密原始人部落/48
第三章 亲历原始人生活/84
第四章 在原始丛林里寻觅/115
第五章 拨开珞渝历史迷雾/138
第六章 抢救人类“童年记忆”/169
第七章 开采民间文化宝藏/205
尾章 一部尚未完结的考察史/237
后记/242

展开▼

导语

雪域、孤岛、丛林,吸引着他一次次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地,用散文笔调全景式地展示峡谷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深峡魅力、人文地理、历史沉积,驱使着他一次次奔走于北京、成都、林芝、咸阳、郑州等地,用报告文学全面展示考察珞渝文化(珞巴族和门巴族两个民族的文化合称珞渝文化)等成果。 罗洪忠原是一名驻藏军事记者,曾3次进入极端艰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作田野考察,采访曾在那里工作生活、从事人文研究的群众、部队官兵、专家学者达120余人,整理口述资料150余万字,查阅文献资料220余万字,用17年时间写就《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走进西藏青年作家、人文学者罗洪忠的精神世界,你会发现,他无时无刻不在追逐着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精彩。

展开▼

内容简介

作者罗洪忠多次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地,用18年时间写就《人文雅鲁 藏布大峡谷》,成为中国用散文笔调全景式展示峡谷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 奇景奇谜的散文纪实作品第一人。全书分《峡谷风云》、《莲花圣地》和《 深峡淘金》3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人文风光和历史风情 ,该书荣获“2012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开创了雅 鲁藏布大峡谷流域人文领域的三项第一:第一本全面展示人文历史的专著, 第一本系统展示人文风情的专著,第一本真实展示人文科考成果的专著。《 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将成为研究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人文不可多得的宝贵 资料,对推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旅游开发、景区景点保护等,将起到不可估 量的作用。

展开▼

作者简介

罗洪忠,1966年6月生于四川省渠县,1986年10月参军到西藏,1988年9月就读于湖南长沙工程兵学院,1991后回西藏,历任排长、干事、科长和主任等职,2008年3月退出现役。从事新闻工作17年,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幅),多次参与和策划全国全军重大典型报道,《两百吨红景天销往何处》、《求实新风扑面来》、《翻越喜马拉雅山的奇女》等20余篇稿件荣获省以上好新闻奖。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达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宕渠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展开▼

前言

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生活着珞 巴、门巴两个很有特色的民族,是个 难得的颇具特色文化圈。这里过去一 直很贫穷,村落发育程度很低,那独 特的具有原始特征的珞渝文化,很适 合文化人类学家去研究。 早在1825年,一名探险家英军中 尉R.威尔科克斯,踏上了我们这片神 圣国土。此后的100多年里,英国、印 度的探险家与法国的传教士不断前来 考察,他们不仅广为搜罗军事所需的 地理资料,而且对这一地域众多山地 部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 教所作的考察报告,大量发表及出版 在国外的媒体上,并长期左右国际喜 马拉雅山地部落研究的学术论坛。英 印的殖民主义势力乘虚而入,先后占 去中国珞巴族、门巴族、磴人居住的 90%以上的土地。作为全国民族研究的 最高学术机构——民族研究所,由于 历史的原因,在这一学术领域内长期 处于落后状态。 1976年,机会终于盼到了。我 和刘芳贤、姚兆嶙、张江华、吴从众 等同仁,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的米 林、墨脱等地,对珞巴族、门巴族聚 居区进行了首次考察。当我们的铅印 初稿调查报告在学术界传阅后,立即 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有名望的老 一辈民族学家高兴地称,我们终于看 到国人的报告了;珞巴族的家长奴隶 制正同云南的佤族、凉山的彝族在社 会形态上,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早期奴隶制的发展链条;珞巴族的神 话故事,又一次打破了国外学者声言 中国没有系统神话的谬论…… 珞渝是一处难得的文化人类学 金矿,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文化现 象正发生变迁,我们这一批老人早已 过了退休年龄,到野外考察已力不从 心,可我又很少听到年轻学者深入这 个地域搞研究,感到珞渝文化有面临 断层的危险。这时,和我素昧平生的 年轻人罗洪忠先生,一次次从外地打 长途电话向我咨询有关珞渝方面的知 识,而且是那样的执著,令我感动, 所以我也乐意解答他提出的一个个问 题。 罗洪忠作为一名军事记者、纪 实文学作家,曾三次进入雅鲁藏布大 峡谷区域作田野考察,采访曾在那里 工作、生活与从事人文研究的地方群 众、部队官兵、专家学者达120余人, 整理口述资料150余万字,查阅文献资 料220余万字,先后到北京、郑州、 拉萨、成都等地向有关专家、学者请 教,经过不间断地同国内知名人文专 家学者的学习、交流、钻研,逐步完 成从一名军事记者、军旅作家向人文 学者的转变。 目前,我正在进行“中华大 典·民俗典·地域民俗分典”的编辑 工作,当收到罗洪忠的“人文雅鲁藏 布大峡谷”丛书(三卷)书稿后,还 是抽暇仔细地读了。我认为,该书不 仅是罗列大量文化人类学调查资料, 而且是在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中, 经过核实而完成的。17年间,他先后 采访了20余名首批进入墨脱县工作的 老十八军战士,目前有的已去世,健 在的都年过八旬,或已失忆。在采访 中所捕捉到的一些细节,如十八军官 兵同一名留下来的清军士兵对话、清 军张贴的捉拿波密王布告、巧妙拿到 西藏地方政府管理下珞渝的差户名单 等,可谓弥足珍贵。 该书首次采用纪实文学笔调多角 度展示雅鲁藏布大峡谷历史的田野考 察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谓 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学术书。我认为 在同类书中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该书紧紧抓住了现实生活中 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事象,分别细致 描绘了珞巴族和门巴族的生产生活、 社会交往、宗教信仰,并通过狩猎、 农耕、建筑、饮食、服饰、交际、 婚丧、伦理、信仰、宗教、文学、娱 乐、礼仪等民俗事象,把这两个古 老、勤劳、聪慧的少数民族形象地展 现在读者面前。 二、该书专门记述了研究大峡谷 有影响的国内外人文专家、学者的独 特经历,探究珞渝文化的一些活动, 并介绍了英国、法国、印度等文化学 者和我国文化人类学专家的学术成 就,以及他们所作的贡献,他们的研 究成果,有的甚至走在了世界前沿。 三、该书大量鲜见的老照片是 又一个亮点。过去到墨脱考察的人不 多,留下的文字资料有限,图片资料 更是稀缺。但罗洪忠想方设法,搜集 了国内外不少珍贵的照片,画面中那 独特而又具有原始特征的珞渝文化, 为这部图文并茂的人文图书增色不 少。 罗洪忠对珞渝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人文倾注极大热情,在完成这三部书 稿后,还将写作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文 探险解读、人文珞巴解读、人文门巴 解读等三部书稿。随着“人文雅鲁藏 布大峡谷”从书(三卷)的问世,相 信有更多热心雅鲁藏布大峡谷人类文 化事业的人会投身到这个领域。 国家出版基金入选项目是国家 急需、惠及当代、传之后世的精品力 作。该书的出版,无疑是人们研究雅 鲁藏布大峡谷历史、人文、风情等方 面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也是旅游爱 好者、探险者的必备书。同时,它也 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旅游开发、景 区景点的保护,以及珞渝地区的经济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坚尚 2012年1月20日于北京密云

展开▼

后记

22年前,我随同所在工兵某部到 中印边境前沿,参加军事演习,走进 了错那县勒布沟。在修建勒站到肖站 的骡马道上,清晰地望见了印军哨所 的炊烟。 当时我从媒体上看到,一年前的 1986年12月8日和9日,印度议会两院 通过一项法案,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 辖区升格为阿鲁纳恰尔邦,成为印度 的第24个邦。 1987年2月20日,在中国领土伊达 纳加上举行,由印度总理拉吉夫·甘 地亲自主持,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 区升格为阿鲁纳恰尔邦的仪式。我国 外交部和中国台湾当局都对阿鲁纳恰 尔升格建邦提出严正抗议。 印度不顾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 将事态进一步升级。3月中旬,印度军 队在中印边境东段举行了代号为“棋 盘”的持续两个月的军事演习。正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所在部队担负了 中印边境前沿演习部队的保通任务。 我第一次知道了印度侵占中国的 门隅、察隅、珞渝领土,也了解到了 “麦克马洪线”的出笼。尽管我入伍 时间不长,但“珞渝”两字在头脑里 保留了下来,而且“侵占”两字长久 萦绕在心。 1994年9月,我从某团调到拉萨 军分区,其职是负责单位的新闻报 道。在西藏电台的“高原子弟兵”栏 目组,无意之中,我见到一位老人给 编辑送来一摞稿件,觉得这个老人非 同寻常。 我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叫冀文 正,是一名十八军老战士,曾在墨脱 县工作生活了16年,曾越过非法的 “麦克马洪线”惩罚过印度侵略者。 1988年离休后,他怀着应该给后人留 下点什么的愿望,两次重返墨脱采 风,撰写了介绍珞巴、门巴文化上 百万字的文章,还准备出版介绍珞渝 文化的一套书籍。 冀老作为原十八军《建军报》 的一名模范报道员,早在40年前的 1954年,就徒步来到墨脱做珞巴、门 巴两个部落民族的启蒙工作,并在宣 传报道墨脱上创造了第一个在报纸 上发表墨脱图片,第一个发表墨脱民 间歌谣,第一个发表墨脱风情随笔, 第一个发表墨脱民间故事的多个“第 一”。 冀老给我描绘了自己离休后的 一个个“五年计划”,其中第三个五 年计划是准备带人到墨脱拍摄电视专 题片。后来我发现他的宏伟计划并非 空中楼阁,都在一步步实现之中。回 来后,我便将记下的厚厚15页采访笔 记,写成了4000多字的《探索珞渝文 化第一人》初稿。没想到这篇报道发 往新华社国内部时,竞以《珞渝文化 第一人》篇名刊发,全国数十家新闻 媒体先后转发了这篇文章。 这样的机遇,勾起了我对珞渝的 向往,对珞渝文化的探索。我利用冀 老提供的上百万字珞渝方面的考察资 料,并在查阅大量珞渝有关材料的基 础上,从风景旅游、历史写真、风土 民情、世界奇谜等方面,用8个月时间 撰写了20万字的《亲近墨脱》书稿, 被西藏人民出版社列为重点选题,因 不符合部队的相关规定,这本书未能 出版。 我没有气馁,对珞渝文化的兴趣 反而有增无减,开始探讨起生活在珞 渝的珞巴和门巴两个民族来。开始大 量搜集相关珞渝方面的资料,不管是 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信息,我都统统 拿来分析比较,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这 个地方的认识,甚至着魔似的爱上了 珞渝。 珞渝文章写得越多,对这块土地 就爱得越深,总想亲自去墨脱感受。 2000年6月10日20时,被特大山体崩塌 滑坡堆积体堵塞62天的易贡湖水,冲 毁了人工导流明渠,以2940立方米/秒 的流量向下游墨脱县奔去,凶猛的洪 水如风卷残云,经过墨脱县军民38年 建成的基础设施,被卷入滔滔的雅鲁 藏布江中,密如蛛网的河流将墨脱分 割成座座“孤岛”。 领导指示我抓紧采访新建的墨 脱解放大桥。我到达林芝某军用停机 坪,向救灾指挥部一名负责人说明了 来意,他安排我乘坐一架救灾直升机 到了墨脱县背崩乡,这是同墨脱县的 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样的经历,使我 对墨脱道路的艰险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中外专家学者不畏艰辛的探险精神 有了新的诠释。 2001年9月,我到解放军文艺出 版社帮助工作。在北京的半年时间, 我利用工作的闲暇,采访了曾到墨脱 县考察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 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新闻纪录电 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摄影 师,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者杨逸 畴、高登义、李渤生,还有关志华、 张江齐、陈传友、李坚尚、张江华、 刘芳贤、王喜茂、张继民等,不仅从 他们那里得到了大量相关资料,还获 得英国、美国、日本等外国人考察雅 鲁藏布大峡谷的材料。 最初,我打算将他们纳入长篇纪 实文学《雅鲁藏布谜峡》,写一部中 外科学家在雅鲁藏布大峡谷180年的科 学探险史,旨在写这些自然科学家、 人文科学家,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酸甜苦辣,写他们的发现,写他们的 牺牲精神,给人们带来一些启迪。 后来我发现,我国自然科学方面 的专家学者大都出版了自己的学术专 著,媒体对他们的报道较多,采访起 来也很容易找到触发点。我国的人文 科学的专家,虽然国内出版有他们的 学术专著,报道较少,采访不那么容 易,必须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还 得花大量时间领会他们的著述,这样 交流起来才不至于受阻。 如果说采写国内人文工作者难, 而记述外国人文科学的专家学者达尔 顿、敦巴尔、海门道夫、埃尔温、罗 伊等时,就难上加难。除了《珞巴族 阿迪人的文化》《阿帕塔尼人和他们 的邻族》书籍外,其余的只在一些零 星材料上,搜到他们发表的文章。 我一次次给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 所研究珞巴族、门巴族的专家李坚尚 打电话,从他那里寻找更多的帮助。 按照他提供的线索,我到图书馆查阅 相关资料,从报纸杂志上搜寻介绍中 印边界真相的文章,从中找到了一些 有用的资料。 另外,我在网上搜索的有关信息 中发现,研究中印边界问题的专家学 者很多,当提起门隅、察隅时,有的 认为我国中央政府对其管辖的证据充 分,如清朝末年曾派军队到察隅卫国 戍边,派驻藏清朝官员处理门隅同英 属印度的边界纠纷;而有的谈起中央 政府对珞渝的管理,就显得“底气不 足”。随着搜集资料的增多,中外一 个个跋涉在珞渝的专家学者好像活了 起来,他们的研究成果岂不是一部气 势恢弘的珞渝史!正是这样的思路指 引,我更注意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 他们带着什么样的目的考察,在考察 中发现了什么——事实上,在外国学 者达尔顿、麦肯齐、海门道夫等的文 章里,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近百年的历史上,中国一直受 西方列强的欺凌,外国侵略者一手拿 枪、一手持笔,任意踏入中国珞渝土 地,进行军事、地理、人文资料的搜 集。他们不是在探索自然、接近自然 中来认识自然,而是炮制所谓的“文 化边界线”,进行所谓的“阿波尔征 讨”,以致影响着独立后的印度,给 中印边界争端埋下了祸根。 的确,过去我们没有能力抵御外 国的侵略,也没有能力搜集、整理和 研究珞渝文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 些文化掠夺者任意进入我国珞渝。 正如1914年10月,英国地理测量 人员摩斯赫德考察完珞渝后,画了一 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并狂妄地 说:“现在,可以带着平板仪和经纬 仪,甚至无须到拉萨办理护照手续, 而得以从头至尾公开地详细考察这个 国家的事实,希望不仅仅是我们的发 现。”他的同行者贝利1953年却在自 己的回忆录《无护照西藏之行》中, 记录了他的这段话。 贝利还在《无护照西藏之行》 中感叹地说:“42年后的今天,一个 西方人若吹此大话,就会是莽撞的。 中国皇帝的士兵和孙逸仙博士均未做 到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办到了。他 们在拉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任何怀 有像我和摩斯赫德的那种冒险企图的 人,一越过边界的第一个村庄就会遭 殃。”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 国。尽管岁月的风尘已使许多痛苦的 往事渐渐远去,但那段历史却烙在中 国人心灵的记忆深处。 因此,我认为今天写珞渝文化 180年的探险考察史,就像当年外国 专家学者考察珞渝文化一样重要。正 如一位西拉姆的西方学者所言: “了 解过去五千年,是为了掌握未来一百 年。”而了解珞渝文化历史,则是为 了掌握我们的今天、明天乃至后天。 为了写好珞渝文化考察史书稿, 我从2001年就跟踪采访,并不断写些 纪实性文章。随着采访的步步深入, 我越发感到专业知识的缺乏。于是我 硬着头皮学习民俗学、宗教学、民间 文艺理论等方面知识,阅读大量有关 这方面的论著,向被采访的专家学者 请教。 我已竭尽全力并为此而疲惫不 堪,直到现在仍未达到心中预想的目 标,但我多少还是感到一丝欣慰,因 为我为宣传珞渝文化尽了一份力,为 奔腾的珞渝历史长河增添了一朵思索 的浪花。 当然,珞渝文化考察维系着一 系列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我国文化 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民 间文艺家,要到“麦克马洪线”以南 考察,将许多需要搞懂的东西弄个明 白,或许还要很长时间。但是,无论 这个历史跨度有多么长,我坚信,中 国和世界热爱珞渝文化的人们,对探 究珞渝文化的热情和信心会与日俱 增,展示珞渝文化全貌的综合考察, 将在人文专家学者手里大放光彩。 由于篇幅有限,有些人物仅在 书中一笔带过,有的甚至连名字也没 有。如林芝军分区原副参谋长杨辉麟 就曾数次到墨脱考察,写有《西藏东 南角》《神秘的处女地》和《极地天 河》等。所以这本书是挂一漏万的产 物。 屈指算来,曾到雅鲁藏布大峡谷 区域考察珞巴族、门巴族社会和文化 的人数以万计,在写作过程中,我不 免要参阅大量资料。我是一名军事记 者、人文作家,过去没有受过专业培 训,加之这套书写作时间跨度长达16 年,难免出现参阅他人资料而未注明 出处的情况。在此,我向他们致以崇 高的敬意,并向诸多无名英雄表示真 诚的歉意! 这是一部文化人类学很强的报告 文学,写作中又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 出版的专著和考察札记、随笔,有些 引文难免有误,敬请见谅。 罗洪忠 2009年10月20日于成都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