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三个世纪的陈翰笙

田森

ISBN:9787213048678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1-11-21 00:00:00.0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5.31

展开▼

扫码移动端阅读

目录

当代中国跨越三个世纪的伟人
前 言
第一章 “一个真正的人”
第二章 满怀报国壮志
第三章 海外十载寒窗苦
第四章 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殿堂
第五章 早年进步思想的引路人格里涅维奇
第六章 进一步走近蔡元培
第七章 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
第八章 与蔡和森同志一席谈
第九章 在第三国际度过的难忘时光
第十章 与宋庆龄长达半个世纪的莫逆之交
第十一章 不畏艰险的史沫特莱
第十二章 同佐尔格战斗在一起
第十三章 在中央研究院的日子里
第十四章 再度流亡苏联
第十五章 与拉铁摩尔毕生真诚的友谊
第十六章 在主持《太平洋事务》杂志的岁月里
第十七章 奉周恩来指示协助孙夫人重振工业合作运动
第十八章 活跃在大后方的桂林
第十九章 蒋介石的缉杀令
第二十章 李济深抗命救翰老
第二十一章 杰出的印度问题大师
第二十二章 奉周恩来之命赴美工作
第二十三章 广交天下朋友,积极影响美国政治
第二十四章 将军与秀才的友谊
第二十五章 创办对外宣传刊物《中国建设》杂志
第二十六章 出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第二十七章 初识翰老
第二十八章 公开对反右派斗争说“不”
第二十九章 在批斗会上公开为陈洪进辩护
第三十章 用小字报回敬大字报
第三十一章 他会写一部从反右到“文革”的历史书吗?
第三十二章 做官观
第三十三章 为自己找到了工作
第三十四章 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第三十五章 晚年继续关注中国农村调查
第三十六章 王光美的双重感谢
第三十七章 漫话婚恋
第三十八章 一个聪明人的聪明主意
第三十九章 无与伦比的记忆力
第四十章 胡耀邦赞赏陈翰笙
第四十一章 创建国际文化书院
第四十二章 从“娃娃教授”到“茶寿教授”
第四十三章 待人与治学之道
第四十四章 简朴的生活,高尚的情操
作者后记
附录一 斩不断的思念——写给陈翰笙老
附录二 陈翰笙大事记

展开▼

内容简介

田森编著的《三个世纪的陈翰笙》不是平铺直叙地记述一位享年108岁 、学问与事业均有大成的名人的生平,而是精心刻画出中国当代一位跨越 三个世纪的伟人罕见的光辉形象。 《三个世纪的陈翰笙》近18万字,抛去附录中七篇别人评说他的文稿 之外,主要是他自述了一生经历的清末君主专制统治、北洋军阀统治、国 民党统治和共产党执政这样四个时代的活动、见闻和感受,读后令我深受 教益,感动不已!在这四个时代中,我们国家民族发生了多么重要深刻的 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位正直、勤奋的知识分子怎样在这场巨变中机智勇敢 地作出了自己多方面的贡献。

展开▼

前言

现在给读者奉上的《三个世纪的陈翰笙》,它的初稿完成于1983年初 。翰老当时已几近失明,故他请人三次为他读过。他认为写得不错,可以 考虑出版的问题了。 作为同翰老相交近半个世纪的忘年交,我深切地感到1983年的初稿远 未能深刻地刻画出中国当代这位革命的大学问家的光辉形象,便把继续改 改的想法告诉了翰老。善解人意的翰老理解我的好意,也支持我再多改改 的愿望,同时建议我不要搞得太长了。 就这样,我把原稿拿了回来一改再改,也一拖再拖。此刻奉上的已是 第七稿了,这期间我在英国度过了八年,回国后翰老已仙化,连最后一面 都未能见到,更不要说请他对第七稿再审定了,这不能不令我感到深深的 遗憾。第七稿保留了当年翰老审定过的初稿的框架和许多内容,但由于时 间的延伸,改动和补充的地方的确不少。凡是已发现的对史实叙述上的差 异,也不断地做了核实。为了行文的方便,我在书中更多地把本传的主人 公称为“翰老”,尽管早期这样称呼他并不确切。 记不清是哪位名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人一辈子能在一个 领域内真正有所建树,就很了不起了。”翰老在很多领域内都作出了突出 的贡献,难怪他有那么许许多多的头衔: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教育学家、国际问题专家、社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更何况, 翰老不仅是一位学问家,而且是一位革命家,他在地下工作领域内就做了 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也许它将永世都不被人知晓。我了解翰老,要让他 自己去说,他是绝对不会的,我也不便去勉强他。在学术研究领域内,他 一贯遵照李大钊同志的指示,始终以开明学者的身份出现,做了许多卓有 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更作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而 他在1996年由卡拉奇牛津出版社出版的用英文写的《南亚的生态和农业区 域》,是他早年在印度调研时花了许多时间搜集大量资料并于美国最后完 成的,书一问世便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好评。它是翰老此生就南亚问题写 的一部经典著作。那年书问世时,翰老已是99岁的老人呐。人生苦短啊! 翰老毕生著述等身,学生万千,他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了人民 ,像他这样的民族精英,在中国又能有几人,真乃国之宝也! 薛暮桥在一篇题为《陈翰笙与中国农村调查》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评 说:“陈翰老的学术活动,是与党的政治运动分不开的……当时在国民党 统治区宣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不容易的,宣传革命的根本问题 是土地问题也是困难的……毛主席也是很重视农村调查的,但调查范围仅 限于中央苏区,范围小,只在苏区发展。陈翰老的调查从华北、华中、华 南广泛收集材料,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表,用大量事实说明党的革命路 线的正确,当时起了很大政治影响。” 在25年的地下工作中,他比较突出的贡献是与史沫特莱和佐尔格合作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他是最早从佐尔格那里得知,日本已决定 南进向英美开战的中国人,也是最早把佐尔格获悉的国民党军队将围剿中 国红军的战略计划传送给中国红军的人。相信随着机密历史档案的不断解 密,将来会有更多有关翰老当年地下工作的史实陆续公之于世。 翰老的性格是外向的,他的许多情感每每形之于色,晚年更是如此。 在翰老103岁的时候,当第四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报告的作者把刚由中国财 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题为《中国村庄经济》的书送给他时,这位70年前开 创了中国社会调查研究的大学者,无法掩饰他内心的欣慰之情,于是一面 用那双布满黑斑的手抚摸着书的封面,一面竟情不自禁地哼起儿时喜欢唱 的无锡小调来,这就是陈翰老的本色。他就是这样一位无比纯真而又无比 可爱的人。深知他的人都了解,翰老一辈子都无私地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 智慧统统奉献给了人民的事业,毕生淡泊于名利。1972年9月10日他在《秋 日书怀》一诗中有四句写得很好:“求知当宏硕,无心争显赫;处世贵明 哲,翼翼保晚节。”看来,这首诗很能说明他的心境,也是他此生的一个 真实的写照。 翰老生于19世纪,战斗在20世纪,离世于2l世纪,这位在中国历史上 最长寿的知名学者和一生跨越三个世纪的老人在为中国人民的事业作了大 量贡献后,在他茶寿之年(108岁称作茶寿)走了、永远地走了,留给这个世 界的除了几百万字的著作和数不清的有作为的学生而外,还有他那永放光 芒、充满正气的无私奉献精神。

展开▼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