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

白效咏

ISBN:9787533933326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1-11-21 00:00:00.0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0.25

展开▼

扫码移动端阅读

目录

第一章:争霸风云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
一、齐桓公何以称霸
二、尊王攘夷,会盟诸侯
宋襄公:礼乐文明的余晖
一、宋国与“二代三恪”
二、宋襄公的霸主梦
三、规则与功利:千古凭谁定是非
晋文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赵武灵王:倒在温柔乡里的英雄
一、赵氏的兴起
二、励精图治:赵武灵王早期的光辉岁月
三、昏招迭出:英雄难过美人关
第二章:济济多士
孙叔敖:千古循吏第一人
一、孙叔敖的身世
二、孙叔敖相楚
三、严格执法,不徇私情
四、体察民情,谋国以智
五、改革军事,北霸中原
六、工于谋国,善于谋家
子产:古之遗爱
一、子产的身世及早期外交活动
二、子产相郑及其政治经济改革
三、子产的政治胸怀
晏子:鞠躬尽瘁的“裱糊匠”
一、“裱糊”的最高境界:一心以事三君
二、君臣相得四十年
伍子胥: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悲剧英雄
一、悲剧的开始:覆巢之祸
二、复仇之旅
三、吴越争霸
四、不识时务的亚父
范睢:恩怨情仇纠缠一生
一、范睢的身世
二、西入强秦,智说昭王
三、隐忍以待,巧除穰侯
四、面辱须贾,报怨魏国
五、妒贤忌能,害死白起
屈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一、屈原的黄金年代:入议国事,出接宾客
二、忠而被谤,发愤作骚
三、遭谗被疏,张仪欺楚
四、怀恨被放,怒投汨罗
第三章:百家争鸣
老子:寂寞的智者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书
孔子:高扬人性光辉的理想主义者
一、孔子的家世
二、野合——孔子诞生的传说与真相
三、孔子生平
四、《论语》三昧:仁、礼、和
孟子:浩然正气大丈夫
一、孟子的身世与学说
二、孟子的身后沉浮
韩非:心理阴暗的独夫帮闲
一、韩非其人
二、以管窥天、以蠡测海:韩非的人性论及人际关系学
三、韩非学说透视:法家非法治,乃极端集权专制

展开▼

内容简介

这本《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作者白效咏),是浙江文艺出版 社“读史馆”丛书的一种,内容是春秋战国这一段历史。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共选取了十四位人物,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争霸风云”,取代表性的列国之君;第二部分“济济多士”,则 选取诸侯国六位著名的谋士;第三部分“百家争鸣”,选取老子、孔子、孟 子、韩非四人,略述其身世及学说。

展开▼

作者简介

男,山东金乡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浙江学刊》《暨南学报》《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一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摘引和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先秦秦汉史和思想史。著有《储君福祸》,与人合著《资政通鉴:中国历代王朝崛起检讨》《先秦顶级文臣》《宦官劫数》,并参与《国学大师档案》《历代诗词名句分类鉴赏辞典》的编撰。

展开▼

前言

人们之所以看历史书,我想,除了历史专业的人之外,大概出于两个原 因:一部分人被历史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把历史当小说看,所谓“看热闹” ,纯粹出于消遣。大部分人很可能是受了培根的影响——他在《论读书》一 文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想从史书中学些奇计阴谋,以便在激烈的 人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诚然,历史中充满了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也不 乏各种场合的人生角力,勾心斗角,拈酸吃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十四 史也是二十四部阴谋权诈史。所以要想从历史中学到些权谋,那是相当容易 满足的。但我以为,读史的真正收获。并不在于学一些人生中常用的小聪明 ,培根先生之所谓“wise”者,在这里也许当作“博学有见识”解。读史书 ,历观朝代的兴亡、人事的变迁、恩恩怨怨、是非成败,见得多了,从中体 悟出些道理来,提高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这才是上层境界。 古人云,鉴往以知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小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读史馆”丛书的一种,内容是春秋战国 这一段历史。春秋战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圣哲迭现,英雄辈出。那个时代,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扫地以尽,难以维持“ 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统治秩序,只剩下“天下共主”的政治符号意义。秩 序的崩溃,一方面意味着混乱、无序,大家渴望有英雄振臂一呼,来重新收 拾局面,维系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霸主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一些胸怀远 略的大国之君,开始代天子征讨,主持诸侯会盟,成为天下秩序的维护者, 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上,先后 出现了五个霸主,这就是所谓的“春秋五霸”。但“春秋五霸”具体指哪些 人,历史上却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流行的两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两种说 法牵扯进来的共七位国君。其实,五霸的说法远不止这两种,牵扯进来的也 远超七人,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参与争霸的国君数量之多。我们熟知的齐桓公 为五霸之首,但在他之前,其实已有郑庄公、齐庄僖公等所谓的“小霸”, 召开地方性的诸侯会盟,维护王室威信。从总体上讲,春秋时期,虽然“弑 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但春秋前 期诸侯国之间进行的还是争霸活动,并不以灭人之国为主要目的。至春秋后 期以至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周天子连政治上“天下共主 ”的符号意义也所余不多,各诸侯国的公室也面临着来自卿大夫的挑战,甚 至为卿大夫所取代,由“政在诸侯”演变为“政在家门”,甚至出现了“陪 臣执国命”的局面。于是,晋一分为三,姜齐也被田齐所取代,季氏家臣阳 虎也掌控了好长时间的鲁国政权。诸侯国之间,也由原来的争霸战争转变为 兼并战争。战国中后期,演变成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争雄的局 面。最终的结局,当然是奉行法家政治的虎狼之秦一统天下。这是政治演变 的大概。 秩序的崩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思想上、学术上的束缚解除,“学在官 府”的局面被打破,由官府垄断的礼乐也好文化典籍也好,开始流布到民间 ,一部分掌握文化的王官也沦落到民间,士的数量增多。自孔子始,开私家 讲学之风,更进一步促进了士阶层的壮大。礼崩乐环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引 发了士的思考,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为这个无序的社会开出药方,因而形成不 同的学术流派,主要的有儒、道、墨、法等家,还有拿不上台面的纵横家和 成为绝学的名辩家,后世往往称之日“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学术自由度和 活跃度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历史上都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 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为了在争霸战争或兼并战争中占有优势,各国开始了招纳贤才、发奋图 强的活动,也积极探索新的制度或施政措施,整个社会孕育着新的变裂。反 映在政治上,即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变法成功者,往往率先崛起,齐桓公的 煌煌霸业就是最好的例子。反映在思想学术上,即是百家争鸣,涌现了一大 批学术精品,如《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 本书力图满足读者“看热闹”和“明智”的两种需求,同时,笔者还有 一点存心,那就是汲取古人思想学说中的人性光辉,涵养我们的心灵。在风 格上,尽量写得轻松些。当然,限于笔者水平,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到底 如何,还需读者评判。出于以上原因,选取哪个角度写作,便成了首要问题 。从制度入手,或许历史演变的脉络更清晰,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一来 ,很少有人愿意去看枯燥的制度变革’;二来,礼乐文明的崩溃与制度创新 是个缓慢的过程,很难有清晰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各国情况并不同步。 思量再三,决定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从人物入手,也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来 兼具故事性;二来一切历史的演进,都由大人物推动,时代越往前,大人物 在历史进程中所占的地位越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常说“历史 是由人民写的”。 本书共选取了十四位人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争霸风云”,取代 表性的列国之君。齐桓公是五霸之首,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之局面,他 的用人之道和把握战略机遇的能力及战略计划的实施,无不说明他成就“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洵非偶然。在宋襄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礼乐文 明的背影,他固守仁义,坚持按规则出牌,结果一败涂地,送了老命。他的 争霸悲剧,也是规则败给功利的悲剧,从深层次讲,甚至是我们民族的悲剧 !晋文公是晋国百年霸业的奠基者,尽管孔子批评他“谲而不正”,但他从 流亡公子在短时期内一跃而成为号令天下的霸主,他的用人之道和治国方略 ,自有其可观之处,更不要说他传奇的经历了。而从赵武灵王这位半拉子英 雄身上,我们则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君主的缩影。在那个竞争更为激烈、时局 更加激荡的时期,一着不慎,往往满盘皆输。在战国,半拉子英雄绝不止赵 武灵王一个,类似的还有齐闵王等。 第二部分“济济多士”,则选取诸侯国六位著名的谋士。由于选了齐桓 公,所以不再选管仲,因为此二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样的道理, 选了孙叔敖就不再选楚庄王,尽管他的霸业毫不逊色于齐桓、晋文。孙叔敖 作为千古循吏第一人,不仅治国有术,谋家有方,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清正廉 洁、执法严明、不阿权贵、体恤下民的政治品格。同样的还有子产和晏婴, 子产不仅能把“国小而逼、族大宠多”的郑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能在楚 、晋两大国的夹缝中间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其胆略固足以雄视千古。但真 正令人佩服的,还是他那“不毁乡校”的政治襟怀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的政治品格。晏婴先后辅佐过三位性格不同、爱好各异的君主,不但能全 身避祸,还能勉强支撑处于季世的齐国的大国地位和尊严,显示了这位“裱 糊匠”的高明之处——尽管他不能,甚至任何人都不能挽救齐国目益没落的 命运。伍子胥一身牵系楚、吴、越三国兴衰,他的传奇经历,正足以反映这 一段历史,而他的悲剧性结局,多源于他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性格。在利口 覆家邦的纵横家中,范睢显然是翘楚,比之人品低下不入流的苏秦、张仪, 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是选取他的原因。当然,从范睢身上,我们也可以体 味到人性的复杂。一生纠缠于个人恩怨之中,这不能不说是这位草根出身的 英雄的致命之伤。至于屈原,时运不济的他无缘施展治国平天下的韬略,“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终自投清流。他已成为干百年来无数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 第三部分“百家争鸣”,选取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四人,略述其身 世及学说。墨家虽号为显学,实则战国后期几近乎绝迹,于中国历史影响不 大,这是不取墨子的原因。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孟子,不少人误认为这位 孔家店的二掌柜一开始即地位尊崇,其实不然,孟子的身后浮沉,几乎可以 说是中国政治学说演变的梗概。 对于选取的人物,可能见仁见智,秦穆公、魏文侯、商鞅、吕不韦、庄 子等人物未入选,不能不说是遗憾,但限于篇幅,也为了这本小书尽早问世 ,只能留待日后弥补了。

展开▼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