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希尼三十年文选(修订版)(精)

作者:(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责编:诸婧琦//周易
译者:黄灿然

ISBN:9787533963323

单价:98.0

出版年月:2021-01-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562.065-53

语种:CHI

页数:55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文学评论爱好者

丛书:大师批评译丛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第一辑
摩斯巴恩
把感觉带入文字
向艾略特学习
贝尔法斯特
1994年停战
值得一提的事情
攒来一个韵
诗歌与教授诗歌
第二辑
心灵的诸英格兰
叶芝作为榜样?
地方与移位:北爱尔兰近期诗歌
无地点的天堂:从另一个角度看卡瓦纳
光的浩瀚
文明的阿特拉斯
羡慕与身份认同:但丁与现代诗人
舌头的管辖
测探奥登
洛厄尔的权威
不倦的蹄声:西尔维娅-普拉斯
写作的地点
埃德温·缪尔
诗歌的纠正
扩大字母表:克里斯托弗·马洛
约翰·克莱尔之得
单人火炬队伍:休·麦克迪尔米德
持久的狄伦?——论狄伦·托马斯
欢乐或黑夜:W.B.叶芝和菲利普·拉金诗中的最后之事
数到一百:伊丽莎白·毕晓普
彭斯的艺术谈吐
“贯穿他者”的地点,“贯穿他者”的时间:爱尔兰诗人与英国
第三辑
斯蒂维·史密斯的《诗合集》
乔伊斯的诗歌
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帕洛马尔先生》
保罗·穆尔敦的《智利编年史》
诺曼·麦凯格(1910—1996)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
特德·休斯的《小血》
世纪和千年的米沃什
译后记

展开▼

导语

《希尼三十年文选》是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三十年间所著文学评论精选。部分作品精选自他之前所著三部文论集,部分来自在国际一流文学报刊上发表的精彩文章,还有部分则是他在各所大学的著名演讲。全书内容丰富异常,对文学的分析与感悟达到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谓文论作品经典之中的经典。全书所有内容的内核都指向一个终极问题:一个诗人应该怎样生存与写作,他与他自己的声音、所生存的环境、所获得的文学遗产,以及当代社会有着怎样的关系。

展开▼

内容简介

《希尼三十年文选》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已出版文论集《专心思考》《舌头的管辖》《诗歌的纠正》和《写作的地点》中的精华文章,以及此前从未正式出版过的经典作品,包括一些正式的文学演讲、对爱尔兰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极具启发性的文学评论,是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为爱尔兰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以及著名的诗学专家,希尼在这里对众多欧美现当代杰出诗人作了非常深入透彻的分析。他们是叶芝、彭斯、华兹华斯、菲利普·拉金、伊丽莎白·毕晓普、奥登、米沃什、布罗茨基等等。 无论是自传性的、主题性的,还是批评性的文章,希尼这样描述:“这些文章结集在这里,都是为了寻找答案,以解决这些反复思考的中心问题:一个诗人应如何适当地生活和写作?他与他自己的声音、他的地方、他的文学传承和他的当代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展开▼

作者简介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1939年生于北爱尔兰德里郡,1961年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当过中学教师和母校的文学教师。二十多岁即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闻名诗坛。1972年和家人移居爱尔兰都柏林。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修辞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诗学教授。获艾略特诗歌奖、毛姆文学奖、史密斯文学奖等系列重要奖项,1995年因其“作品洋溢着的抒情之美,以及对伦理的深刻理解,凸显了日常生活的奇迹和历史的现实存在”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继叶芝之后伟大的爱尔兰诗人”。

展开▼

前言

本书收录了选自《专心 思考》(1980)、《舌头 的管辖》(1988)、《诗 歌的纠正》(1995)和《 写作的地点》(学者出版社 ,1989)的文章,最后一 本集子包括1988年埃默里 大学“理查德·埃尔曼现代文 学讲座”的文章。本书还收 录了几篇以前未结集过的文 章,包括报纸短文、较长的 讲座和某些论文集的约稿。 这些文章,有不少是1995 年之后写的,但我也趁机收 录了若干如果是换个环境的 话就有可能收录在较早的集 子里的文章。例如《向艾略 特学习》和《埃德温·缪尔 》写于1988年至1989年, 也即《舌头的管辖》出版那 一年,但它们依然没有收录 在《诗歌的纠正》里,因为 《诗歌的纠正》只收录我担 任牛津大学诗歌教授时的讲 座文章。另一方面,《地方 与移位》(1984)这篇文 章多年来一直享受作为小册 子的独立生命,但现在似乎 该收录在这本较全面的结集 里了。几乎所有以前未经结 集的文章都做了修订;至于 来自较早集子的重刊文章, 也做了删节和若干修订。 在游乐场上,“发现者, 保管者”这个片语,现在很 可能依然表达了兴奋并申明 了一种所有权,因此在这个 意义上它同样可应用于诗歌 读者的经验:与令人兴奋和 建立联系的诗歌作品的首次 相遇,将在读者身上诱发一 种相似的冲动,就是想颂扬 并占有它。所以,我这个书 名是一种承认,承认这些文 章中有很多源自此类时刻。 它们大多是对诗歌的美好本 身的欣赏和报道,是试图“ 保管”它,并说明为什么它 值得保管。当然,它们也是 这样一个事实的证明,证明 诗人们自己也是发现者和保 管者,证明他们的职责乃是 通过发现并保管未被寻找到 的事物,而成为艺术和生活 的看护者。 本书的形式与《专心思 考》相同。第一辑有自传性 或主题性的倾向;第二辑则 较具体地侧重文学,并且主 要讨论个别作者的成就;第 三辑是某种风筝尾巴,一条 牵线,串着一些杂七杂八的 文章,尽管短小,但我希望 它们仍维持某种程度的趣味 。 我在《专心思考》的“序 ”中所说的一些话,依然适 用于描述本书:“这些文章 结集在这里,都是为了寻找 答案,以解决这些专心思考 的重大问题:一个诗人应如 何适当地生活和写作?他与 他自己的声音、他的地方、 他的文学传承和他的当代世 界的关系是什么?” 我必须感谢我在费伯出 版社的编辑保罗·基根,是 他提议出版这本书,并对本 书应收录哪些内容表现出广 博的兴趣。不用说,一些以 前结集的文章没有收录在本 书里,并不意味着它们被丢 弃了。例如我以前写过相对 放松的文章《叶芝作为榜样 ?》,后来又写了一篇考虑 更严肃的《导言》,最初收 录于《户外运动日版爱尔兰 写作选集》(1991),然 后又收录于费伯版的平装本 叶芝诗选(2000),而为 了应该选哪一篇,我曾踌躇 良久。本书目录原可以更长 些,也可以更短些。就现在 这个样子而言,本书记录了 一个诗人如何对诗歌既要求 寻找遥远又要求留在航道上 ,既要求开放又要求坚守阵 地的召唤所作出的某些回应 。 谢·希,2002年1月

展开▼

后记

谢默斯·希尼被誉为“叶芝 之后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 ,也是叶芝之后获诺贝尔文 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希尼在 世时不仅是当代最著名的英 语诗人(据说其著作销量占 全英国健在诗人著作总销量 的三分之二),也是当代世 界最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诗 、诗论、译诗皆精湛,其为 人之宽厚、谦逊和亲切亦同 样出名。 2013年,我刚向出版社 交了布罗茨基的随笔集《小 于一》中译本,准备开笔翻 译《希尼三十年文选》时, 便传来希尼逝世的消息。布 罗茨基和希尼是好朋友,他 们在世时与沃尔科特一起, 形成诗界三侠,都才能出众 ,关注语言。就布罗茨基和 希尼而言,他们都跻身我眼 中20世纪少数最出色的诗人 批评家,他们的书都是我成 长的伴随物。我多年来的一 个愿望,就是翻译以上两本 书。希尼之后,就再也看不 到这种级别的诗人批评家了 。我自己意想不到的是,我 竟然也把希尼的三十年诗选 《开垦地》译成中文,并且 文选和诗选几乎同时出版。 有些作家逝世,我们称 之为巨大损失,其实并非总 是如此。尤其是在中国,我 们听到某老作家逝世,吃惊 的往往不是他逝世了而是他 还活着。但是,一些作家的 逝世,尤其是诗人的逝世, 确实是读者的巨大损失,例 如布罗茨基五十多岁就逝世 了。老诗人逝世是否是损失 ,以及是否是巨大损失,要 看他们晚年创作的能量。例 如影响布罗茨基和希尼颇深 的波兰诗人米沃什,愈战愈 勇,晚年诗之解放和开放, 令人惊叹。希尼晚年作品真 正达到炉火纯青,也即更透 明,诗意也更深远了。譬如 说,他翻阅父母的相册,想 起父母之间的爱: 太迟了,唉,现在已没 有适当的引语 来形容一种被平稳的凝 视证明的爱, 不是凝视彼此而是凝视 同一个方向。不能不说,诗 人常常受益于灵感和才能, 但是有些体悟确实要等到诗 人晚年才能获得。就希尼而 言,诗中对父母之间的爱的 体悟,这“不是凝视彼此而 是凝视同一个方向”,不仅 要等到父母老了,甚至逝世 了之后,而且也要等到诗人 自己也是父母了,并且也老 了,甚至就快逝世了,才能 获得。这样的体悟,不只是 文字千锤百炼的结果,也不 只是人生经验千锤百炼的结 果,而是两者融合锻造的结 果。 自《一个自然主义者之 死》一举成名之后,从诗歌 声誉和影响力扩散的角度看 ,希尼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 ,但是背后的代价却是高昂 的。这得从他的成长背景说 起,而这又得先从爱尔兰现 代史说起。 1916年爱尔兰爆发反抗 英国的“复活节起义”。在文 学上,这是爱尔兰大诗人叶 芝的时代。1921年,英爱 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 二十六郡成立“自由邦”,北 部六郡也就是北爱尔兰,则 继续由英国统治。1937年 ,爱尔兰自由邦宣布改为共 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1948年,爱尔兰共和国宣 布脱离英联邦。次年,英国 承认爱尔兰独立,但拒绝归 还北爱尔兰六郡。 20世纪60年代末,北爱 尔兰发生动乱。动乱涉及北 爱尔兰的宪法地位问题和北 爱尔兰两大社区之间关系的 问题。这两大社区,一方面 是统一派和亲英派,主要是 新教社区,主张北爱尔兰留 在英国,并且把自己视为英 国人;另一方面是民族派和 共和派,主要是天主教社区 ,主张北爱尔兰脱离英国, 与爱尔兰共和国统一,并且 把自己视为爱尔兰人。在动 乱中卷入冲突的,有共和派 准军事部队和亲英派准军事 部队、英国国家安全部队和 爱尔兰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队 ,还有各种政治领导人和政 治行动分子。在冲突中有三 千多人死亡。 希尼属于北爱尔兰天主 教社区,他所生活的地方, 在“动乱”前其实是一个混杂 的社区,因为新教徒和天主 教徒毗邻而居,和谐地生活 。他第一本诗集描写的是农 村生活,具体、深刻、逼真 。他后来回顾成长经历时说 ,1947年的《教育法案》 对他那代人来说是重要分水 岭,因为城市工人阶级和农 村小农场主阶级的孩子开始 从隐蔽、被埋没的生活进入 教育王国。就希尼自己而言 ,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学院攻 读英语,是一个决定性的经 验。很多原本潜伏、表达不 出的东西,开始在首次遭遇 文学世界时显露出来。也就 是说,大学提供正式的文学 教育训练,而这是一股力量 。另一股力量是阅读当代诗 人,例如特德·休斯、R.S .托马斯、诺曼·麦凯格、 约翰·蒙塔古,最重要的是 读到叶芝之后最杰出的爱尔 兰诗人帕特里克·卡瓦纳。 而更重要的则是,从这些诗 人那里,他领悟到,被他自 己视为古老过时、与“现代 世界”不相干的德里郡本地 经验是可以信任的。是他们 教会他这种信任,并帮助他 把这种信任表达出来。这种 信任,又被他后来读到的叶 芝一段话所加强。希尼在第 一部随笔集《专心思考》的 扉页题词中,引用叶芝关于 创造的看法。当时叶芝被人 问到写作是否要影响公众, 叶芝说完全是为了取悦自己 ,叶芝接下去说的这段话不 仅是希尼的座右铭,而且应 该成为所有诗人的座右铭, 甚至应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 事的座右铭: 如果我写作是为了使别 人信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