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洪陶
责编:赵维宁//姚远
ISBN:9787205114961
单价:39.8
出版年月:2025-05-01 00:00:00.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5.2
语种:CHI
页数:21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序言
第一章 凉州少年
第二章 效力董家军
一、不会打仗的谋士不是好谋士
二、董家军群魔乱舞
三、“反攻长安”,喜提“毒士”之称
四、护佑汉室
第三章 归附张绣智计频出
一、北地枪王
二、干翻曹操
三、败兵取胜之计
四、劝张归曹之计
第四章 归附曹操
一、第一份大礼
二、决胜官渡
三、一不做,二不休
四、机遇来了
五、明哲保身
第五章 听他的都赢了,不听他的都输了
一、孙刘结盟
二、大战之前
三、赤壁之战
四、不听他的都输了
第六章 教科书级的离间计
一、韩遂与马超
二、离间计
第七章 暗助曹丕
第八章 算无遗策经达权变
一、三国里最聪明的人
二、叛服无常还是择木而栖
附录:贾诩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贾诩:算无遗策的三国第一“毒士”》带你走进贾诩的传奇人生。贾诩被誉汉末三国第一“毒士”,他料事如神、算无遗策,智谋狠辣。早年在董卓麾下、张绣帐中皆智计频出,后为曹操出谋划策,官渡之战力劝全力对战,助曹操大胜;赤壁之战劝休养生息,曹操未听致大败。其离间计更是教科书级别,成功平定马超、韩遂叛乱。 本书深度挖掘贾诩,不仅展现其智谋算计,更探讨他在乱世自保的智慧策略。以往研究常将贾诩边缘化,本书还原其立体真实形象,为三国历史研究提供新视角。贾诩独特处世哲学和对人性的洞察,对后世有诸多借鉴启示。翻开本书,感受“毒士”魅力,汲取历史智慧,从容面对生活挑战。
贾诩被誉为汉末三国时期第一“毒士”。他早年投身仕途,先在董卓麾下智计频出,又为张绣出谋划策,后又在曹操帐下凭借超凡的智略与深沉的城府逐步赢得信任,最终成为曹魏不可或缺的谋主。贾诩料事如神、算无遗策,计谋狠辣,他曾巧妙运用“兵不厌诈”之计,在乱世中屡建奇功。无论是促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胜利,还是在赤壁之战前夜的精妙布局,都彰显了他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与独到见解。
詹洪陶,女,毕业于辽宁大学,硕士学位,现任杂志内容主创。擅长以学术考据为根基,大众叙事为笔法,构建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图景。作品有《长勺之战》《历史书单:6本殿堂级好书带你穿越上下五千年》《姑娘,世间险恶,我劝你学几分魏璎珞》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 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智慧和 谋略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而在三国这一英雄辈出的时 代,贾诩无疑是其中一位极 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被誉 为三国“最毒”谋士,一言一 行皆能掀起滔天巨浪,能以 一己之力改变历史的走向。 2024年网络上那个关于贾 诩与曹操的段子,虽带几分 戏谑,却也直截了当地点明 了贾诩谋略的“毒”性。那么 ,这位“毒士”究竟有何过人 之处,又如何在乱世中全身 而退呢? 贾诩的智谋,首先体现 在他那句改变历史走向的话 语上。当董卓被诛,王允满 以为天下将定,世家大族和 百姓可以松一口气时,贾诩 却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令 人震惊的建议。他劝说李傕 、郭汜等人不要散摊子逃跑 ,而是率军西进,攻打长安 ,为董卓报仇。这一计策看 似疯狂,实则经过深思熟虑 。贾诩深知,凉州人在长安 的处境岌岌可危,王允的诛 董之举已经激起了凉州人的 愤怒和恐惧。如果李傕等人 单独逃跑,必将被各地的亭 长等小官擒获。而如果他们 集结军队,攻打长安,则有 可能改写历史。 贾诩不仅提出了这个大 胆的计划,还假托王允的口 吻撰写了一份诏书,声称要 将凉州之人尽数杀死。这份 诏书的言辞之激烈、手段之 毒辣,令人咋舌。然而,正 是这份诏书,让原本心存疑 虑的张济、樊稠等人也加入 了反叛的行列。他们决定伙 同李傕、郭汜等人一起杀进 长安。最终,贾诩与李傕、 郭汜等人成功夺取了长安的 政权,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 “文和乱武”。 贾诩的这一计策,“毒” 在他利用凉州人的恐惧和愤 怒,挑起了长安的战乱,使 得原本已经平定的天下再次 陷入混乱。长安城随后变为 死城,朝廷格局变成了李傕 、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 朝政。西凉诸将的“治国无 方,扰民有术”比董卓时代 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军粮 补给基本靠抢,大量关中百 姓或被杀或逃跑。大汉两京 就这样被这伙西北军阀玩残 了。贾诩也因此获得了“毒 士”的称号。 贾诩在成为张绣的谋士 后,更是智计频出,让我们 领略到三国谋士的谋略。张 绣用贾诩之计两次打败曹操 ,使得曹操损失惨重,典韦 失去了生命,曹丕失去了兄 长,曹操失去了老婆、儿子 和好部下。可以说,贾诩的 智谋让曹操尝到了前所未有 的败绩。 在官渡之战前夕,当张 绣骑墙观望,不知道该投降 曹操还是袁绍时,又是贾诩 建议张绣投降曹操。这一建 议看似冒险,实则经过深思 熟虑。贾诩深知曹操雄才大 略,袁绍优柔寡断,他判断 曹操必将战胜袁绍,统一北 方。因此,他建议张绣投降 曹操,以保全自身。果然, 张绣投奔曹操后,曹操乐呵 呵地相迎,张绣也因此得以 保全性命和地位。 在官渡之战中,贾诩更 是劝曹操全力和袁绍对战, 不要有所保留。曹操听从了 贾诩的建议,最终大胜袁绍 ,平定了北方。然而,在赤 壁之战前,贾诩却劝说曹操 不要南下,要休养生息。可 惜曹操没有听从这一建议, 结果在赤壁大败,损失惨重 。再次印证了那句“听他的 都胜了,不听他的都输了” 。 在征讨马超、韩遂的过 程中,贾诩再次展现了自己 的智谋。他上演了一个教科 书级的离间计,成功离间了 马超和韩遂,使得曹操得以 平定韩遂和马超的叛乱。这 一计策不仅体现了贾诩的智 谋和胆识,也再次证明了他 在三国时代的重要地位。 曹操其实并没有怎么重 用过贾诩,但也必须将贾诩 留在身边,以免他投奔他人 ,到时候遭罪的就是自己。 贾诩不贪财、不好色,他用 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在乱世 中保全了自身和家人的性命 ;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 了什么是真正的能人。在乱 世之中,他能够全身而退, 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智慧 和成就。贾诩,这位三国“ 最毒”谋士,将永远在历史 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传奇和 佳话。
《贾诩:算无遗策的三 国第一“毒士”》一书,是对 三国时期这位独特谋士的一 次深度挖掘与呈现。书中详 细描绘了贾诩如何在乱世中 凭借超凡的智谋、深厚的人 性洞察力以及独特的处世哲 学,不仅为各路军阀出谋划 策,更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 争中保全自身,最终得以善 终的传奇人生。这本书的主 题,不仅仅是展现贾诩作为 “毒士”的智谋与算计,更重 要的是探讨他在乱世中自保 的智慧与策略。 在创作过程中,让人深 感贾诩这一历史人物的独特 魅力。他不像其他英雄人物 那样飞扬跋扈,也不似一些 能臣那样锋芒毕露。他更像 是一位隐藏在幕后的智者, 用他那算无遗策的头脑,操 控着局势的走向。本书试图 通过细腻的笔触,还原贾诩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的决策过 程以及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 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同时深刻体会到,贾诩的 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智谋 上,更体现在他对人性的深 刻理解和对世事的透彻洞察 上。 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关 于三国历史的写作有一定的 影响。首先,它为三国历史 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 以往对三国历史的研究中, 贾诩往往被边缘化或被简化 为一个“毒士”的形象。而这 本书则试图还原他的全貌, 让读者看到一个更加立体、 更加真实的贾诩。这不仅有 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三国 时期的历史,也有助于我们 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 治斗争和权力纠葛。 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 能臣已经很难得了,像贾诩 那样保持清醒的头脑、深邃 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处世哲学 的更少,贾诩的生平对后世 有着更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愿我们都能从这位三国第 一“毒士”的身上汲取智慧, 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 和工作中的挑战,书写属于 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够 成为读者了解三国历史、感 受贾诩魅力的一扇窗口。也 期待在未来的历史研究中, 能够有更多像贾诩这样的独 特人物被挖掘和呈现,让我 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个波澜 壮阔的时代。同时,也希望 作者本人的创作能够为文学 和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历史的 魅力和智慧的力量。 作者 2024年12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