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每个人都得自己长大

作者:温迪雅
责编:胡远行

ISBN:9787533979386

单价:59.0

出版年月:2025-06-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67.1

语种:CHI

页数:34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序一 马不停蹄地笑并生活着
序二 来自荒野的祝福
自序
辑一 人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
中年人的“诗与远方”
每个人都得自己长大
和自己的关系才是世上最长久的关系
住在你心里的那个孩子,还好吗?
为什么青少年早晨都那么懒?
没有规划的人生
我还要不要“融入”?
人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
看见童年
当你老了
辑二 当爱已成为日常
当爱已成为日常
善良和聪明,哪个更重要?
历尽风霜,我依然选择只见美好
生日惊喜
爱在深秋
那些伤了我心的友情
不够用的时间
女王去世,我们伤心的是什么?
“爱自己”也不容易
唯有连接
辑三 琐碎的生活
对自己温柔以待
遛你遛我
我的喜马拉雅猫Lily Billy
金秋十月免费的午餐
今天你读书了吗?
春天、野韭菜和食材的最高境界
接受,是人世间最有治愈力的法宝
你也可以岁月静好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Are you all right?
辑四 在路上
How to be Merry?
别人家的孩子
在路上——苏格兰高地
一本“最喜爱的赞美诗”
艺术家开放日以及陶艺家James
为 2021 温柔地画一个句号
当我画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在路上——阿尔巴尼亚之旅
ABBA Voyage:穿越时光的音乐之旅
辑五 那些人
再说金庸访谈
“把青春唱完”的高源
与姜文的几次擦肩而过
李芒:让爱顺着笔刷流淌
一个不会写诗的理工男不是一个好画家
刘震云:倾听是一种力量
梁鸿:写作是书写喜怒哀乐,不是审视他人
欣然:黑白之间百道灰
后记

展开▼

导语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的前主持人温迪雅的随笔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以“人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当爱已成为日常”“在路上”“琐碎的生活”“那些人”为题,围绕个人成长、留学生活、生活中的爱恋、东方时空的采访经历展开。作者温迪雅经历丰富,先后作为《东方时空》和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采访过各行各业的顶流人物,作为访谈节目的资深策划人,其后又获得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这令她能够将足够的人脉资源和思想资源融入随笔叙事中,文章有镜头感,有专业的思考,同时有烟火气。温迪雅的文字清丽不矫饰,描摹之处,皆出自她亲历视角,正与中国三十年来的飞速发展相映衬,与那些同类型作者或请人捉刀或下笔艰涩相比,大相径庭。

展开▼

内容简介

温文尔雅温迪雅, 2020年以来的文字结集。 清丽不矫饰,描摹之处, 皆出自亲历视角—— 在琐碎的生活中,当爱已成为日常,写下的文字,是为“温文”:梁鸿说,温迪雅的文字有温情,透过这些篇章,我看到,一个人如何在寻找中成长;刘震云说,人生面临很多选择,重要的是做出选择。选择源于日常的思考。 在路上,遇到那些人,走近他们,记录他们,寻求共通之处,此即“尔雅”:张泉灵说,小温“用娓娓道来的文字,带我经历了她的脆弱和勇敢,拓展了我的生命体验”,敬一丹则是“不同的路不同的风景,在小温的回望中,品味时光”。 2020年之后,每个人都更努力审视自己。温迪雅说,人生是一场寻找理由的旅程。

展开▼

作者简介

温迪雅,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现中国传媒大学),于199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刚刚创办的早间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担任“浓缩生精华”的人物访谈栏目《东方之子》的主持人。六年间,她一共采访过300多位各个领域的“东方之子”,并参与了1997“香港回归”的全程报道。她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工作,多年来在不同杂志设有专栏,并于1998年出版了《温迪雅日记》和《温迪雅访谈》。 温迪雅于1998年留学英国,1999年她受邀于香港凤凰卫视,与著名学者余秋雨共同游历欧洲26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大型系列电视节目《欧洲之旅》。 2014年,温迪雅随家人定居在英国海滨城市布莱顿,2021年她受邀成为香港《明报月刊》的专栏作家。疫情开始后,她在自己的公众号《小温的有氧花园》定期发布关于身心健康、心灵成长、亲子关系等内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 多年在海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使她对跨文化、跨地域、跨国婚姻等有了不一般的体会和见解。目前,她正在创作一本关于跨国婚姻的小说。

展开▼

前言

来自荒野的祝福 奚志农 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野性中国”创始人 《东方之子》的同事里 ,小温可以说是和我交集最 多的,当然这也是和英国紧 密相连的。 我第一次出国是1998年 ,也就在那一年,小温到英 国读书。所以,可能她见到 的第一个来自国内的朋友, 就应该是我和史立红吧。我 们在雨中的伦敦碰面,我还 在地铁和街头给小温拍下了 她在伦敦最早的照片。 从那以后,小温就往来 于英国和中国之间,当然我 们在中国的时候也有见面。 2014年,小温一家又重新 搬回了英国,同年我去参加 WPY50周年的庆祝活动。她 邀请我去她刚刚安顿好的新 家,然后又陪我去了布里斯 托尔,与一直合作的剪辑师 马克见面,并在整个活动中 为我翻译。 一晃又过了10年,就是 在2024年6月,我再次访问 英国。当我告诉小温行程时 ,她建议是不是应该在伦敦 做个《雪豹和她的朋友们》 的放映会?接着就投入了烦 琐的各种联络和安排之中。 在小温还有她朋友的努力下 ,这场公益放映非常成功。 很多在英国的朋友,通过电 影看到了中国最美好的青藏 高原,看到了雪豹以及雪豹 的朋友们,我们的牧民摄影 师,我们的原住民,还有其 他的野生动物的故事。 我和小温是在1996年到 《东方时空》之后认识的, 我这样一个来自云南边远地 方的林子里、长期和野生动 物打交道的“野人”,到了“ 东方之子”,顿时感到了大 家庭的温暖。在那么多的同 事、主持人里,我和小温搭 档应该是最多的。我们一起 采访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譬 如“杰出科学家系列”,小温 “替我”采访了我久仰的中国 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先生, 而我则作为摄影师在旁边“ 默默地”拍摄。 时间飞快,2023年《东 方时空》成立30周年,小温 专程回国参加了我们的聚会 。我和小温也认识有28年了 ,她从当年见面时的那个可 爱美丽的主持人,成为一位 贤妻良母,也成为一个思考 者、我心目中的作家。 今天我在白马雪山美丽 的村庄——那仁,我心中的 香格里拉,写下这段文字。 我真的感觉特别幸运,有《 东方之子》那么多的好同事 、好朋友,多年来给予我如 此多的支持、关爱和帮助, 小温就是他们当中最典型的 代表。 小温最早期的两本书都 是和工作相关的,而这本书 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回望她走 过的那么精彩的人生之路, 还有疫情期间她的所感所悟 。她能把这么丰富多彩的人 生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出来, 作为好朋友我为她而骄傲。 我也特别高兴能有这样 的机会,对小温的又一本新 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献上 我深深的祝福。

展开▼

后记

这是一本思考过去与现 在,重新认识自己与世界、 自己与他人关系的随笔集。 回望自己的过去,不是 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的。即 便你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 一定的阅历,也有了一定的 闲暇…… 回望是需要事件的撞击 的,它击痛了你的灵魂,让 你不得不重新与自己对话, 与家人对话,与世界对话。 而这些对话,以各种形式的 思考,与生活中一件件细碎 的小事一起呈现出来,就是 这本书的样子。 “新冠”疫情的爆发,就 是这样的事件,它让世界上 的每个人都发生了变化,可 以说它改变了整个世界。 于我,它让我三年没有 回家,没有见到父母亲人; 它让我们在相当的时间内失 去自由,生活在恐惧和焦虑 中;然而,它也让我开始了 这样的文字之旅,让思想代 替脚步,悄悄地试图穿过迷 雾看见自己,同时也走近那 些相似的灵魂,与他们一起 感受悲欢离合,体验滋养和 成长的味道。 而这每一篇文字,在碰 撞了自己的灵魂之后,与读 者相遇。虽然是有限的读者 ,但每一次激起的涟漪又会 折返回来,再次与我碰撞, 形成新的涟漪。这波纹的外 在是安静的,内在却是有力 的、持续的。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历 程,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 触及更多的你,然后再折返 问我。 这就是出版这本书的意 义。 虽然是在“新冠”疫情之 下所写,但我并未直接写疫 情本身。它只是一个遥远的 背景,时隐时现。同时,这 本书也多多少少描绘了我在 英国当下的闲散生活,侧面 地呈给读者一个真切的相同 而又不同的世界:告诉大家 ,无论我走得多远,心灵的 慰藉和牵挂还在永远的家里 。 谁说平淡的生活不值一 提?每一副平静的外表,也 许都暗藏着波涛汹涌;每一 段普通的生活,也许都流转 着万水千山。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