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草屋里的琴声

作者:高巧林

ISBN:9787559715531

单价:30.0

出版年月:2019-11-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少儿读物

分类号: I247.5

语种:中文

页数:24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小说爱好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第一章 我不是小偷
第二章 青花布袋里的秘密
第三章 闹秋
第四章 拜师
第五章 冬练三九
第六章 琴筒上的蟒皮
第七章 不一样的竹筒胡琴
第八章 排练
第九章 激动人心的时刻
创作手记

展开▼

导语

小说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南水乡为背景,通过“我”(立秋)的视角和口吻,叙说“我”的少年伙伴阿兴,如何以一把象征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古老二胡为伴,在艰辛孤独的生活逆境中,备受邻居乡亲关爱,经过恩师(县城锡剧团主胡手王老师)的帮助与指点,坚强地生活,刻苦地学琴,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乡村小琴师,并且与“我”和菊生等小伙伴结成珍贵友谊的感人故事。同时,小说还在副线叙述中表现“我”和阿兴两家如何以二胡为媒,逐步化解旧时因二胡而生的世代恩怨。

展开▼

内容简介

住在草屋里的阿兴是一个孤儿,他穿着邋遢,却成绩优异,是村里的“孩子王”。一天,他的爷爷留给他的堂名担和红木胡琴被“我”撞见了…… 本书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少年“我”的儿童视角,不仅见证了小主人公阿兴的成长,也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传统乐器胡琴的制作工艺、拉奏技巧和苏南乡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回溯了老一辈民间艺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事迹。

展开▼

作者简介

高巧林,江苏昆山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30多年。作品散见于全国儿童文学报刊,人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和多种儿童文学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10余部,长篇小说《送你一枝迎春花》《鸟窝村的孩子》《草屋里的琴声》等。作品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奖和陶风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其中,《草屋里的琴声》入选了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展开▼

前言

在传承中成长 高巧林是位多产的儿童文学作家,为小读者们创作了 许多受欢迎的作品。 这次他带给小读者的是一部内涵丰富、很有特点的长 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年代对现 在的小读者来说有些陌生,算起来,作品中的孩子现在已 经是爷爷奶奶辈了。所以,读这本小说就像是听爷爷讲那 过去的故事。 因此,也可以说,这部小说在骨子里是一部关于传承 的故事,故事的讲法也是传承儿童文学的传统。要知道, 儿童文学不仅今天有,过去也有,儿童阅读和儿童教育不 仅今天有,过去也有,只不过形态和观念不一样罢了,但 那不一样当中肯定有一样的、不变的、传承的东西,否则 无法解释人类的延续与教育的连续。 比如,在儿童阅读和儿童教育中,一直有“儿童想要 ”的与“儿童应要”的两重性,这两者有时统一,有时矛 盾。按现代的儿童观,可能更倾向于儿童本体,因而强调 儿童想要,但从传统看,可能更倾向于成人本体,因而强 调儿童应要。传统与现代虽然各有侧重,但应该都有,而 且应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如今儿童本位的年代,尤 其不能忽视儿童的养成、儿童的社会化与公民化的一面, 必须接续儿童文化传承的一面。这是个文化问题,也是个 美学问题,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发现传统儿童文学 为什么以过去时的叙事为主,为什么那么注意陌生经验包 括知识的传授、那么注重前辈人生活话语的延续了。 在宽泛的前现代儿童文学,包括童话、寓言、民间故 事、童谣、儿歌等中,“从前”是最普遍的开头,听“奶 奶”“外婆”“爷爷”“爸爸”“妈妈”讲“过去”的“ 故事”是许多叙事文学的叙述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文化 含义基于这样的理念:儿童应该了解家庭、家族、家乡直 至族群和国家的历史,“我从哪里来”是每个社会新成员 都应该知道并且必须识别和铭记的生命编码。在这样的叙 述中,作为读者,现在的孩子们确实是在故事之外的,确 实没有很强的参与性与代入感,但对孩子们来说,又确实 有许多事是永远在他们生活之外的,而它们又确实需要被 认知、理解、牢记,甚至需要膜拜和敬仰。 这是一个涉及创作、接受,涉及儿童阅读与儿童教育 的大话题。不必深入,只要意识到,便可以理解儿童文学 中写实性的过去时写作的重要性。孩子们不仅要认识当下 ,拥有未来,也应该了解过去。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的生 活他们应该知道,否则,他们的世界就是扁平的,缺乏厚 度的;长辈的故事他们也应该知晓,否则,他们无法建立 生命的责任。儿童对历史的感知,儿童对人的丰富性的体 察,儿童对文化多样的认识,儿童人文情怀的培育与此类 阅读都有莫大的关系。何况,这样的阅读又教会或示范人 们如何留住现时,如何记忆童年,又如何将它们酿造成情 感佳醪。 这是不是高巧林这部小说创作的初衷呢?他首先给小 读者讲述五六十年代江南小村庄一群孩子的故事,阿兴、 立秋、春妹、菊生、藕根等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们的关心 下,成立了一个小小的演出队,他们本来连简谱都不认识 ,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最后,吹拉弹唱,在 文艺比赛中获得了满堂彩。这里面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 阿兴爷爷传下来一把红木胡琴。由这把胡琴,小说把故事 时间又上推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说也由阿兴这一代的故 事接续到了他们父辈的故事、祖辈的故事。所以,小说既 是和平年代的故事,也是一部战争故事、抗日故事,而其 中由于秘密作战的特殊原因,又造成了高家和张家世代的 误会,于是,小说又是一部家族冲突与和解的故事。 所以,随着小说的发展,不同的故事不断加入进来, 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其中对江南乡村自然风光、风俗 民情的描写,对传统文化的介绍,特别是对江南一带民间 戏班“堂名”的叙述给小读者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民间 传统艺术的窗户。所谓堂名就是明清至民国期间,流行于 江南地区的小型、简便,广受民众欢迎的坐唱戏班。戏班 由班主牵头,召集一群民间艺人,带上自己创作的剧目和 乐器,甚至小型舞台“堂名担”,应东家邀请到四方演出 。立秋的爷爷高惠祥和阿兴的爷爷张进财就分别是“庆福 班”和“裕丰班”的班主,他们同时利用戏班作掩护从事 抗日活动,并且先后牺牲。 所以,小说中孩子们的文艺学习不仅是他们对文艺的 热爱,不仅仅是他们爱美天性的表现,不仅仅是他们多彩 童年生活的呈现,更是他们对传统的继承,对先辈的敬仰 ,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作品就是这样,层层打开,让现在 的小读者通过爷爷辈的讲述,知道了爷爷的爷爷们的故事 ,更知道了我们文化的传统和革命的传统。 不得不说,故事是有点复杂,人物和线索都比较多。 但是,我要说,文学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儿童文学也是如 此,有写给小小朋友的,有写给小朋友的,也有写给大一 点的小朋友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 同的童书,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并且应该在他们的阅读中提 供帮助和选择。孩子们在阅读中要有挑战性,要有

展开▼

后记

弦琴声声未了情 童年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底色,也是兴趣爱好、 品质修养和价值趋向的起点。而且之后,会让人在长大和 变老的过程中,经常回望和惦念这一段时光里的天真无瑕 和浪漫多姿。 我的童年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南乡村里度过 的。说起来有些遥远,回想起来却仿佛就在眼前:大者如 一则难忘的故事、一个特别的场景和一段热络的交往等, 小者如田岸上的一棵小草、屋檐边的一个燕窝和衣襟上的 一颗纽扣等。 那时,乡村里的物质条件无法跟今天相比。没有广播 电视,也没有影院剧场,一年之中能够看到一两场小银幕 露天电影算是天大的乐事。而乡亲们的日常文艺生活呢, 几乎全都依赖于自娱自乐式的哼哼唱唱,吹吹拉拉。 二胡是乡村里最常见的传统民族乐器。它委婉动听, 悠扬抒情,听起来好像哪位唱戏人的好嗓子,咿咿呀呀, 清丽甜美,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拉二胡只凭一张弓和两根 没有固定音阶的弦,难度不小,所以,村里极少数会拉胡 琴的人理所当然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饽饽,而回响在村空里 的琴声呢,简直就是抓人耳朵、撩人心旌的天籁之音。 比我大三四岁的孤单少年阿留(小时候没人照管,一 个人疯玩时被横在半空里的竹梢尖戳瞎了一只眼睛)只念 过两三年书,认字不多,歌纸戏本上的简谱是他后来自学 的,但可喜可贺,他将一把来自祖辈“堂名”班里的红木 二胡视为至宝。天天咿咿呀呀地练琴。最后无师自通,成 为村里数一数二的二胡高手。 十一二岁的我经常陶醉于青蛙、蟋蟀、知了、鸟雀等 小动物们的吟唱之中,而全然不知乐器为何物、什么叫音 乐。随后幸运,有机会从阿留的二胡声里得到更为奇妙的 听觉享受和音乐知识方面的启蒙。至今难忘,或在凉风轻 拂的闲日,或在月光如水的静夜,我一次次走进阿留家的 小屋,仔仔细细地观赏他手中的胡琴——六角形的红木琴 筒,蒙一张花纹斑驳的蟒蛇皮,竖一柱光溜溜的琴杆,琴 杆顶端镶着一小方汉白玉;两个茄子状、刻着一条条沟线 的镇子,绷上弦线;弦线中间架上一把藤弓,藤弓上绷着 白色马尾鬃。琴声响起后,我会转移目光,一眼不眨地看 着他专心致志的神态、身体略微前倾的坐姿和来自于右手 腕左手指的动作。最终,眼睛会把机会谦让给耳朵,让我 如痴如醉地聆听歌剧曲调《北风那个吹》、锡剧中的大陆 调、老黄调和江南传统曲调《三六》,等等。 一次,阿留居然主动问我,想不想学拉胡琴?当然想 ,但我没有胡琴,怎么学?阿留没多说,只顾把胡琴递给 我,手把手地教我。 几个月后,我终于能拉一些简单的曲调了,而且还从 小叔那里得到一把简易的竹筒胡琴。等到念初中时,我居 然当上了村文娱团里的小琴师。得意间,人生中的第一个 伟大理想在我心中哨然萌生——长大后去哪个专业剧团。 当一名正儿八经的琴师! 可惜最后,限于天赋不足和用功不够,好端端的理想 终成泡影。 本以为,今生今世的二胡情缘就此了结了,但没料四 五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儿童文学作品时, 儿时的二胡居然不由分说地从我记忆里跳出来,一边替我 演绎作品里的故事,一边替我牵出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和 灵感。可不?最近几年,我已经多次把二胡写进散文里, 写进小说里。其中有的还获了奖呢。 琴师梦换成了作家梦,这也不错。所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是也。 去年上半年,编辑陈天中老师在电话里征求我意见, 说,能不能着眼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再写一部二胡题材 的少儿长篇小说?顺便,他还向我说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我略加思索后,答应了。 使命在身,不敢懈怠。先是花上两三个月时间,一边 苦思冥想寻找立意,翻来覆去拟写提纲,一边从书上网上 搜集跟二胡和“堂名”艺术相关的各类资料。今年春节, 我还特意去邻近乡镇,采访一位会拉会唱、喜欢民间文娱 的老人,从他那里了解滩簧、堂名、宣卷和锡剧等传统曲 艺知识。末了,我还借用他的二胡,寻找儿时学琴时的感 觉。 真正着手写初稿时,心情反倒放松了。一方面自以为 胸中有丘壑,心问存竹子;另一方面借助了约稿带来的动 力。于是,不紧不慢,每天码上一两千字,也可以写写停 停,修修改改。写到动情处时,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小说里 的故事和人物,走得很远很深,并且会在几个关键时段为 之感动,为之流泪。 四五个月后,初稿杀青。这时,我是由衷感恩于童年 生活的馈赠,同时也惊讶于童年记忆的丰富与广阔。也就 是说,起初担心,二胡题材的作品已经写过八九万字,会 不会重复自己?会不会挤不出“牙膏”?但实践下来的事 实表明,只要有新的构思新的立意,就绝对不会重复,也 用不着担心挤不出“牙膏”。生活里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 源泉。这话一点不假。而从小说写作的技巧层面看,我是 千万不敢低估艺术想象所带来的神奇力量。毕竟,小说是 虚构的艺术。 面对着一字一字码出来的初稿,我有点扬眉吐气,沾 沾自喜。自认为:已经较好地刻画出了阿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