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苏东坡新传(全新增订版上下)

作者:李一冰
责编:梁明

ISBN:9787220118043

单价:168.0

出版年月:2020-05-01 0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5.6

语种:CHI

页数:99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4.4

(本馆/总:0/7人荐购)

目录

上册
寻找李一冰
第一章 食蓼少年
一 蜀道难
二 宋之平蜀
三 世系
四 双亲
五 少年
六 但愿一识张益州
七 登进士第
八 母丧
九 南行
十 老苏的一官难求
十一 制策之试
第二章 变法与党争
一 初仕凤翔
二 怀乡念弟
三 陈希亮
四 亡妻·丧父
五 荆公变法
六 党争的发端
七 新政暴风
八 上皇帝书
九 遭诬
十 惘惘出都
第三章 马入尘埃
一 湖畔孤鸿
二 湖寺寻僧
三 监试乡举
四 相度堤岸工程
五 富春山行
六 红裙白酒
七 常润道中
八 别西湖
九 密州利病
十 超然台与盖公堂
第四章 黄楼
一 作客东园
二 谏用兵书
三 徐州大水
四 秦七黄九
五 黄楼之会
六 诗僧参寥
七 文同
八 重游江南
第五章 乌台诗狱
一 始作俑者—沈括
二 被台谏围剿
三 追捕
四 勘问
五 审理
六 论救
七 定谳
第六章 黄州五年
一 出狱赴黄
二 初到黄州
三 孤立于风雨沙洲
四 朋友
五 东坡
六 书斋生活
七 饮食生活
八 黄泥坂和赤壁
九 临皋·东坡·雪堂
十 老农忧国
十一 神宗的救赎
十二 别黄州
第七章 飘泊江淮
一 庐山纪游
二 访弟·殇子
三 金陵谒荆公
四 求田问舍
五 南都来去
六 阳羡一梦
第八章 风雨京华
一 元祐更化
二 从调和到冲突
三 不到中书不是官
四 老成凋谢
五 学士院风波
六 经筵与驱程
七 元祐党争
八 一士谔谔
九 试院抡才
十 金莲烛
十一 乞郡避谤
下册
第九章 书斋内外
一 一家融融
二 苏门六君子
三 王巩
四 画友
五 文字生涯
六 书法
七 绘画
八 书斋文物
九 宴游和谐谑
十 重结西湖缘
第十章 杭州去来
一 储粮防灾
二 吏治
三 治六井·开西湖
四 僚友
五 方外交
六 救灾和水利
七 奉召还朝
八 破琴之梦
九 竹寺题诗案
十 东府感旧
第十一章 颍州·扬州·定州
一 颍水之鱼
二 颍扬之治
三 广陵生活
四 初和陶诗
五 二次还朝
六 再被围攻
七 丧偶
八 太后崩逝
九 守边定州
十 再遭谪逐
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
一 远谪南荒
二 过岭
三 初到惠州
四 借刀杀人之计
五 劳己以“为人”
六 服食养生
七 朝云之死
八 惠州和陶
九 白鹤峰新居
十 又贬海外
第十三章 海外东坡
一 海南风土
二 食芋饮水
三 房屋风波
四 读书著作
五 家人朋友
六 采药与造墨
七 别海南
第十四章 北归
一 秦观之丧
二 广州·英州
三 韶州
四 虔州
五 归程何处是
六 染疾
七 逝世
八 浩气不亡
九 子孙
十 身后
后记





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附录 苏轼及宋大事年表
出版后记

展开▼

导语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诗、文、书、画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如此天才,一生都颠沛流离,但他却能超越个人的悲哀,既超脱现实,又有烟火气。这种旷达的态度也指引我们获得自己的快乐之道。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直接引用本书原文,并高度评价此书文字典雅,作者归结甚有见地。本书已出版近四十年,此次全新增订,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 诗言志,所以本书十之八九取材于东坡诗词,以触摸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此外,作者参考东坡文集和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考证坚实,笔触细腻,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典雅与现代并行的装帧风格,封面选用纹理极强的手揉纸,手工粘贴纹理温厚的环保幼棉,并烫金印鉴。四色彩插,采用100g细腻纯质纸印刷,直观展现苏东坡及其相关的画像、作品。

展开▼

内容简介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附录《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

展开▼

作者简介

李一冰1912—1991,原名李振华,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取笔名“李一冰”,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毕业于浙江私立之江大学经济系,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陆续于新文学重要刊物发表白话散文。李一冰熟读苏轼诗作,同时整理《东坡事类》等重要书籍并编订《苏轼年谱》,历时八年,写成《苏东坡新传》,共计七十余万字,于1983年以笔名出版。另著有《明末孤臣张苍水传》,后增补成《张苍水传》。

展开▼

前言

寻找李一冰 张辉诚 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出版在文学大师林语堂《 苏东坡传》之后,照理说, 压力颇大,但却意外胜过林 书──但是,李一冰是谁呢 ? 我问遍了我熟悉的文学 圈教授,竟然没有一个人知 道李一冰是谁! 李一冰是谁? 喜欢苏东坡的读者,除 了看东坡诗文之外,难免想 要知人论世,涉读东坡传记 。文言传记姑且不论,白话 传记最知名者首推林语堂《 苏东坡传》(1977),可 是此书整体而言,趣味有余 ,深度、严谨俱不足,加上 原为英文之作,宋碧云女士 译成中文后,出现不少问题 ,淡江大学张之淦教授曾作 《林著宋译〈苏东坡传〉质 正》,指出不少讹误缺失, 兹不赘述。另一本则是李一 冰《苏东坡新传》(1983 ),出版在文学大师林书之 后,照理说,压力颇大,但 却意外胜过林书──如果读 者喜欢余秋雨《山居笔记》 里的《苏东坡突围》,就会 发现该文曾摘录李一冰先生 原文,如果读者再有兴趣多 一点考据精神,就会发现余 文主要材料其实都建立在李 一冰《苏东坡新传》的考证 与整理文字之上。这也无怪 乎余秋雨曾评论此书:“是 文字较为典雅的学术著作, 大抵让苏轼以其诗文来自道 生平,作者的归结甚有见地 。”这确实是很奇妙的现象 ,一冰先生帮了余秋雨写作 上的大忙(余先生不用大费 周章考证,写出的散文就看 起来很有学术基础),但一 冰先生却必须因为名动大陆 的余先生揄扬,才得以在大 陆扬名。 但是,李一冰是谁呢? 这是我从大学初读此书 ,爱之不倦,捧读再三之余 ,经常疑惑的问题。大概只 能从书中《后记》看出一点 线索,是书从1971年开始 写,1979年完稿。换言之 ,写了八年。后来出国,最 后落款是“一九八一年四月 杭人李一冰自记于美国新泽 西州”,除此之外,多年来 我在网络上所能查到的资料 也只有“美国新泽西州大学 教授”一衔,奇怪的是,我 问遍了我熟悉的文学圈教授 ,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李 一冰”是谁!这实在是太怪 异了!──一个杰出的研究 者、写作者,居然像个隐形 人一般? 2013年8月我从陈芳明教 授脸书(facebook)得知联 经出版社更换了新的总编辑 —胡金伦,而且是他的高足 。我马上写了一则私讯给胡 先生。 金伦兄,先行自我介绍 :张辉诚,写作者,也是一 名高中老师,做点文学研究 。我的博士论文写苏东坡, 多年来一直有个疑惑,贵社 出版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写得极好,但他的生平几 乎只剩书后短短跋语,前大 半辈子花了巨大心血写成此 书,后来到美国便不知所终 。我猜想一冰先生应该不在 人世了,是否有他后人联系 方式,我想写封信向他或他 的后人表达我的敬意,如果 可以,甚至可以多探得一些 李先生的生平,为他作一小 传,不然,这样好书的作者 就完全消失于历史洪流了。 胡先生很快回信,说他 在读硕二时我们曾在师大一 起上过杨昌年老师的课,算 是我学弟,他答应隔天回公 司找找作者的联络方式,但 是年代久远,可能也不容易 笔,但只写了第一章,即因 心脏衰竭过世,享寿八十。 其子女四人,在国外各领域 俱有所成。 辉诚赞曰:司马公曾对“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 道是没有偏爱,只是常常帮 助好人)一语,发出深切怀 疑之叹。一冰先生,纯然一 善良之人,却于国破家毁之 际,复遭贪佞之害,以其大 学所学,本为栋梁之才,不 幸遭此构陷,鸿鹄折翼,腾 达路断,即连安身立命尚且 难得。一冰先生被迫转入文 史研究与书写,凭借年少私 塾旧学根柢,深入张苍水、 苏东坡、扬州八怪,为之传 记。不知者,读其书皆以“ 李一冰教授”称之,然一冰 先生本非文史出身,所学经 济亦与文史相去甚远,然知 之、好之、乐之,以其深厚 的旧学基础,复加以身处乱 世的感慨,投注其书,竟超 越群伦,“教授”之名,亦当 之无愧。韩愈为柳宗元作墓 志铭,说到倘柳宗元贬谪时 间太短,终究出人头地,如 此则其文学辞章,想必未能 特加着力,作品也就肯定无 法留传后世。这话移来衡量 一冰先生,似亦贴切,人生 得失,难以短暂时光看待, 其屈辱悲痛,当时哭之、恨 之、衔之,放诸长远,祸福 得失之间,亦难遽断──一 冰先生终以其立言之劳,自 可不朽。 访谈结束,李东、李雍 将带来纸箱打开,内盛一冰 先生重要遗物,包含手稿、 照片、证件、书信,等等, 悉数转赠给我,说有此知音 ,一冰先生亦当感慰九泉。 (原先李雍还想向联经要回 《苏传》手稿,总编辑金伦 答应请人到仓库寻找,说应 该还在。但后来找了许久, 确定遗失了,甚为可惜。) 我酷好收藏,得此珍物,喜 出望外,但转念一想,百年 之后,一冰先生遗物又将何 去何从?不如转捐给博物馆 收藏,脑海立即想到台湾文 学馆。当时馆长为李瑞腾老 师,其子李时雍正在《人间 福报》副刊任编辑,邀我撰 写专栏,值此之便向瑞腾老 师请问捐赠之事,瑞腾老师 回信:“台文馆馆藏以台湾 文学为主,李一冰先生的书 及手稿状况如何?如主要是 中国古籍,台文馆并

展开▼

后记

后记 一 为苏东坡写传记,绝对 不愁资料贫乏。东坡那支天 生健笔,似乎随时都在不停 地挥洒,学问既渊博,兴趣 又那么广泛,所以著述之丰 ,虽经长时期“元祐党禁”的 摧毁,传世之作,还真不少 。如以文集而言,明成化吉 安知府程宗刊《东坡全集》 ,源出苏门定本,其内容包 括《东坡集》四十卷、《后 集》二十卷、《奏议集》十 五卷、《内制集》一卷、《 外制集附乐语》三卷、《应 诏集》十卷、《续集》十二 卷,合为七集,总计有一百 零一卷之多,而集外的书简 、题跋、杂文短记之类,还 不在内。 东坡自己的文字,当然 是其传记之第一手好材料。 不过,做文章的目的,总是 以写给别人看的为多,大抵 是对身外的事物,发表其一 定范围内的主张或意见。其 间不免受环境的拘牵,地位 的限制,不能完全是作者的 本来面目,与纯粹发挥个人 性情、抒写内心情感的诗歌 ,就塑造人物形象的资料价 值而言,其质地精纯的程度 ,文不如诗,显然可见。 东坡一生,历尽坎坷, 常被命运摆布,在极不自由 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 之中,胸臆间积郁着一腔难 平之气,如生芒角,非吐不 快,他就在这痛苦而又孤独 的人生路上,习于写诗。综 自青年时代,自蜀入汴开始 ,直至客死常州为止,四十 余年,不断写下的诗篇,传 今者二千四百余首。不论是 当哭的长歌,还是欢愉的短 唱,全是从他性情深处倾泻 出来的真情实感,生命中自 然流露的天真,在塑造人物 形象这一工作上,此是血肉 材料的无上宝库。我写东坡 新传,取材于他的诗作者, 十之七八,意即在此。 因为要运用苏诗做苏传 的材料,便不能像平常讽诵 一样,兴到吟哦,十分享受 。此时,须从一字一句之间 ,推敲诗中蕴含的真意。我 在着手之后,始觉此事,大 不容易。 中国诗歌的传统,与西 洋不同,抒情与叙事并重。 东坡和杜甫一样,皆非纯粹 的抒情诗人,而以写实为主 。许多作品后面,常有特定 的事实背景,或包涵独特的 生活经验在内。若不明了他 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 体察他所遭遇的经验事实, 就无法真正懂他的诗意。 而东坡一生的遭遇,却 又甚不平凡。达则金马玉堂 为帝王的师傅,开府州郡为 封疆的大吏;穷则为大庾岭 外的南荒逐客,桄榔林中食 芋饮水的流人。他见识过贵 族门第里的骄奢淫乐,也体 验过闾巷小民们的贫困和无 助。很少有人的生活经验, 像他一样复杂,以一身而贯 彻天堂和地狱两个绝对的境 界,所以要熟知他的经验, 就成为非常不易的功夫。 不能熟知他的经历,就 不能充分了解苏诗;不能充 分了解苏诗,就无法触摸到 东坡内心感情的脉搏。高文 典论,常是披在外面的锦绣 袍褂而已,不足尽以为据。 说到读苏诗之类,前人言者 甚多,而以南宋人陆放翁, 知之最审。 二 东坡逝世七十余年后的 南宋淳熙二年(1175), 陆放翁在成都安抚使衙门里 做参议官。同年六月,朝廷 派范成大来做四川制置使。 这两位诗人聚合在一起,便 常谈诗说艺,屡屡论及东坡 说:“长身自昔传甥舅,寿 骨遥知是弟兄。” 德孺是苏母程太夫人的 内侄,诗自注曰:“余与君 皆寿骨贯耳,班列中多指余 二人,不问而知其为中表也 。”可见东坡这个得自母家 遗传的生理特征十分显著, 则此木刻面像,确然能传其 真,十分珍贵。 此外,李公麟有一东坡 坐像,《嵩阳帖》中,传此 石刻。周必大《益公题跋》 记黄山谷之言曰: 李伯时近作子瞻,按藤 杖,坐盘石,极似其醉时意 态。此纸妙天下,可乞伯时 作一子瞻像,吾辈会聚时, 开置席上,如见其人,亦一 佳事。 元祐朝时,东坡与公麟 同在京师,往来密熟,他有 机会充分掌握东坡一动一静 间的神情笑貌,所写之“真” ,当然不同凡手;所可惜的 ,龙眠真迹,早已湮灭。所 幸翁方纲据石刻摹出的这个 复写本,却画得非常细腻, 连右颊上几点黑痣,都清晰 可数,使我们于千载之下, 还得见东坡凝眉敛目的酒后 情态,这也是非常难得的欣 赏。 东坡是不大热心为自己 留像的,如何充要求为他“ 写真”时,他说,唐明皇挂 箭横弓的神武,孟东野耸肩 苦吟的寒酸,而今”《赠写 真何充秀才诗》)。东“饥 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 人间(坡认为人的形体,是 终将随浮云以俱逝的“外物” ,朽与不朽,不待留像而得 。 诚然,人不能借“留像人 间”而致不朽,但在后世的 我们,诵其言,景其行,总 会情不自禁地想望其风采与 仪容。所以,真正不朽的人 ,还是需要留像的。 五 我开始写这本新传,时 间还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的头上几年。其间人事牵扯 ,时作时辍者好多次。直到 1979年的冬天,才算写完 最后一章。自己从头检阅一 遍,深感学殖荒落,老而无 成,居然要写像东坡这样一 个博大精深的历史人物,颇 似瞎子摸象,实在有点荒谬 ,未免愧汗,本来不敢出手 示人。 不料翌年春天,我又忽 然要有海外之行,而且此去 家门,还不知何时能够回来 ,“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