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名门(精)

作者:(英)谢福芸
编者:沈迦
译者:左如科

ISBN:9787520702874

单价:56.0

出版年月:2018-05-01 00:00:00.0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RI561.45

语种:CHI

页数:38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小说爱好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第1章 皇朝的覆灭
第2章 敲门的声音
第3章 来到了北京
第4章 不幸的一家
第5章 我们去营救
第6章 中国式感恩
第7章 中国式款待
第8章 熟识的开始
第9章 古老的衙门
第10章 生活在租界
第11章 家族的圈子
第12章 我终于来了
第13章 中国的家庭
第14章 意外的励诚
第15章 花儿的生活
第16章 游戏与聊天
第17章 大人的消息
第18章 中国的节日
第19章 结拜成姐妹
第20章 宫大人回家
第21章 外出的见闻
第22章 中国的官员
第23章 机智的大人
第24章 与伯母交谈
第25章 离别的时刻
第26章 祖先和家神
第27章 婚姻的本质
后记
译后记
附录 历史乃是叫我们明白他的——谢福芸与她的中国“小说” 沈迦

展开▼

导语

在《名门(精)》中,谢福芸对中国既有赞赏,也没有回避批评。她既实录了中国的进步,而对于历史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诸如不断的叛变和流血的斗争,也丝毫没有留情。她的笔下有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有的善良,有的狡诈,有的包容,有的冷漠,有的开放,有的愚昧,但绝非千篇一面。即便是对骆家、宫家的几位“主角”,也没有预设前提或想象,进行刻意的褒扬或者是贬低。

展开▼

内容简介

《名门(精)》是清末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之女,英国女作家谢福芸所著关于中国风物人情20世纪上半叶的系列小说之一。本书的故事始于辛亥前后,作者当时刚由剑桥毕业,追随父母脚步重回中国,在北京创办贵族女校。作者以两个世交的士大夫家庭Kung家与Lo家为故事载体,记录了满汉两个家族的家庭生活及身处时代转折的他们对家庭、宗教、爱情的观念。作者描写人物及故事时虽用了化名,但实为真实人事,并有扎实的历史背景。据考证,书中的Kung家即为常熟翁同龢家族,Lo大人则是曾任山西巡抚的满族官员宝棻。身为英国贵族女性,以域外人的视角打量中国贵族,不论是角度还是所见,皆别有意味。

展开▼

作者简介

谢福芸(Dorothea Soothill Hosie. 1885-1959),英国作家、中英关系活动家。英国循道公会著名赴华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之女,1885年1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后随父母在温州长大。七岁时回英国就学,毕业于剑桥大学纽海姆学院。完成学业后返回中国,1911年前后与友人包哲洁在北京创办培华女校,并自任英文教习。1913年嫁给原英国驻华外交家、探险家谢立山爵士,并协助编辑了《中国商务地图》。1926年出任中英庚款访华代表团秘书。1931年苏慧廉去世后,将其父英译的《论语》书稿加以编辑,作为“牛津经典丛书”之一,于1937年出版发行。谢福芸一生六次访华,撰写了多部有关中国风物、人情的书籍,畅销于欧美,多次再版重印。

展开▼

前言

中国人说,女子有“三从之道”:幼从父兄,既 嫁从夫,夫死从子。但是,女子之为女子,东西方并 无不同。虽说早在几千年前,母系社会在中国,就如 同很多佳辰美景一般,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然而其精 神内涵,已经风化俗成在千家万户之中。不过,东西 方有很多规矩是截然不同的。或许是因为我们西方人 还没有完全从母系社会之中移风易俗,所以我们的女 人们依然还处于一个主导性地位。在西方,一个受过 良好教育的男子也有“三从之道”,依次为:顺从于 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之于母亲是因为儿子的孝 心,之于妻子是因为丈夫的情爱,之于女儿是因为父 亲的忧虑。 因此,对于这本小说的作者,作为父亲,我有着 一份无法推卸,也绝不愿意推卸的责任。如果没有她 ,还有谁更能让我觉得,我们所说的责任是一个可以 带来欢笑与快乐的任务呢?记得那还是在牛津的一次 夏令会上,我就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和宗教做过两次讲 座,让我无比满足的是,这让我与女儿成为知音。至 少我可以说,她已经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深刻理 解了自己的使命。而后,她进入素有女子梦天堂之称 的纽海姆学院,让她的天赋得到如孔子所说的“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一般的磨炼。她深入中国,游历广 泛。她的丈夫在中围是极富盛名的旅行家和文学家。 但是使她真正有资格写下这本书的,是因为她曾在中 国人的家庭中生活过。这些中国人的家族,既有富裕 的小康之家,也有家徒四壁的穷人家。她和这些家庭 里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过从甚密,毫不费力地进入她 们的内心世界,共享着她们的秘密,欢乐着她们的欢 乐,伤悲着她们的伤悲。她在中国的一家名门望族暂 住的时候,萌发了写作这样一本书的想法,酝酿至今 ,终于付梓,与读者见面。这本书寄托着她对中国人 深厚的爱与尊重,因为她就是在他们之中长大的。也 许,这世上还有别的我没有见过的女子,能够把这本 书写得更好,但是作为父亲,总是会对自己的女儿偏 爱一点的。所以,最好还是把这本书留给读者们,请 他们去做一个公允的评判吧。 苏慧廉 于牛津

展开▼

后记

翻译谢福芸的《名门》,对译者而言也是一次颇 为奇特的旅程。2008年的初夏,在当年一个小有名气 的翻译网站上,我与正在“千万里追寻”着苏慧廉的 沈迦先生相遇,也由此开始了与谢福芸笔下世界的相 遇。 谢福芸创作了包括《名门》在内共四本关于中国 的书。这四本书不能说是严肃的历史作品,但似乎也 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纪实小说,更近似于游记文学和回 忆录,但又穿插着大量对中国社会结构、历史文明、 宗教习俗、社会风俗和气质特点的观察与评述。从《 名门》开始,谢福芸一直在用她的所见、所闻、所思 ,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甚至可以考证的真实人物,在 无意之中为我们勾勒了从清朝灭亡到日本全面侵华前 的这一段时期中国的社会图景。这一系列图景,描绘 的绝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所谓的、其实多少有所“ 扭曲”的“大历史”,而是身在当时的中国人在当时 的家国巨变之下的一系列真实反应和实实在在的欢乐 、憧憬、忧虑和惶惑。 《名门》正是这一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主要描写 的是作者在1912年前后与两个土大夫家族新老两代人 的交往历程。《名门》的英文题目是Two Gentlmen of china。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 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维罗纳二绅士》,一度也把这本 书的名字译为《中国二绅士》。作者在从剑桥纽海姆 学院毕业后,决定重返中国在皇城附近开办一家贵族 子弟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打乱了这一计划。在局 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英国驻华公使朱迩典坚持要求 谢福芸母女住进了使馆。果不其然,1912年年初,北 洋军阀在北京发动兵变,乱兵放火行劫,通宵达旦, 北京城陷入一片混乱。兵变之后,谢福芸母女对受到 冲击的满人家族——骆家施以了援手,随后在交往之 中也发生了很多故事。根据沈迦先生的考证,骆家的 原型是曾任山西巡抚的宝菜家族。在避居使馆期间, 谢福芸独自来到寓居于天津的宫家暂住,与宫大人和 他的妻子儿女们共同生活,得以对中国人的家庭生活 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也留下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中西文 化比较。宫家的原型是在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常熟翁 家,文中的宫大人是翁斌孙,他的父亲就是翁同龢的 长兄翁同书。文中宫大人的儿子,也就是“励诚”, 就是翁斌孙的儿子翁之惠。他的日记《入蒙与旅欧》 近来也被出版,日记中也载有旅欧期间与中年谢福芸 的拜访交谈。如与谢福芸的作品对照读来,也饶有趣 味。沈迦先生对这段过程的考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 他的《寻找·苏慧廉》一书中有着详尽而有趣的记载 。由这段对原型的考证,我想这本书的名字译为《名 门》更能见其精髓。 谢福芸笔下的中国是有“温度”的。正如她在作 者序所表达的那样,她所希望做的,是能够展现中国 美好的一面并予以真诚的赞赏,发现中国的缺陷与瑕 疵但抱以同情性的理解。在《名门》中,谢福芸对中 国既有赞赏,也没有回避批评。她既实录了中国的进 步,而对于历史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诸如不断 的叛变和流血的斗争,也丝毫没有留情。她的笔下有 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有的善良,有的狡诈,有的包 容,有的冷漠,有的开放,有的愚昧,但绝非千篇一 面。即便是对骆家、宫家的几位“主角”,也没有预 设前提或想象,进行刻意的褒扬或者是贬低。“赞扬 他们的美德,宽恕他们的瑕疵”的立场在她的作品里 是一以贯之的。她的笔下,不是对中国人某一种特定 性格或某一种特定想象的描绘,而是写出了有血有肉 的真实的人,以及身处历史洪流之中作为一个人应该 会有的忧虑、疑惑和期待。这在西方人描绘中国人的 书中,是很不多见的。在一个世纪之后,凭借时空变 幻所带来的天然的时间优势,让我们获得了“剧透” 历史的特权。当你再去看那时候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真 实反应和评价,和对历史走向的真诚设想和努力,他 们的愿望多少是实现了,多少又是破灭了;他们所希 望坚持的,还有多少留了下来;他们所希望变革的, 又有多少实现了改变;他们的努力抑或是争斗,多少 是值得的,多少又是徒劳的。这种在历史超验角度之 上,获得的带有美学悲剧意味的阅读体验,是近一百 年前的作者所不可能想到的,但又确确实实是建立在 她真实的笔触上的。 当然,任何一本跨文化的作品,如果都按照形象 学的方法去分析,从中去刻意地寻找“我”和“他者 ”的分野,从而去证明某种后殖民的理论与观点,没 有不可实现的。谢福芸的《名门》同样如此。但译者 却真诚地希望,这样的一本书,不应当只是成为验证 某种理论的文本佐料,落入“言说他者是为了否定他 者从而言说自我”等诸如此类的窠臼。在翻译前,我 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地把谢福芸笔下的中国中我们所熟 悉的东西还原为不熟悉的东西,保留一个外国人视角 下的中国所带有的“他者”特质。但随着翻译的深入 ,我想是我想得太多了。谢福芸对当时中国的认识, 对当时中国人的同情性理解,要远远超过了一个世纪 之后的我们。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曾这 么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