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浮生二十一章(精)

作者:任晓雯

ISBN:9787530219317

单价:42.0

出版年月:2019-05-01 00:00:00.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47.7

语种:CHI

页数:17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小说爱好者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为无名者立传
袁跟弟
张忠心
高秋妹
余鹏飞
周彩凤
曹亚平
谭惠英
杨敏安
彭娇娇
姜维民
江秀凤
张永福
戴秀蓉
曾雪梅
刘新中
何秀花
李兆徳
蒋晓芸
宗建国
许志芳
马朝阳

展开▼

导语

本书的人物原型来源有三。一是对亲友的采访;二是口述史;三是网友自述。 本书篇幅很短小,但能在2000字里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句句都是细节,很密实。 体察源于自己,怜悯及于他人。由此而生想象,想象而生细节,往往能填沟平壑,趋近人性的真实。

展开▼

内容简介

《浮生二十一章》是作家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凄苦悲情,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誉为“篇篇沉重,句句耐品”。当是近年来颇具特色的短篇合集。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

展开▼

作者简介

任晓雯,著有《好人宋没用》《浮生》系列等。作品被译为瑞典文、英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德文等。曾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全国中篇小说奖、新浪年度十大好书、《南方周末》文化原创年度好书奖、《南方周末》外稿奖、华文好书奖等。

展开▼

前言

为无名者立传——《浮生二十一章》 一、为什么写《浮生》 2013年,《南方周末》朱又可先生建议:你在写作版 开个专栏,写点“故事性”文字。我说:那来一组人物素 描吧。这样写起了《浮生》。 最初,我以为会似《米格尔大街》《都柏林人》《小 城畸人》,很快意识到,《浮生》是完全不同的。报纸版 面把每篇局限在两千字,使它无法像常规小说那样铺展开 来。除了自讨苦吃的我,谁用写小说的方式写专栏呢。 第一篇《浮生》磨掉整整三十天。写一个中年男人, 有惊无险度过半辈子政治风浪。我的首要工作,是从一地 鸡毛的人生里找出叙述支点——这个男人的懦弱。他被寡 母压制,他受妻儿漠视,他夹起尾巴做人,皆源于懦弱。 我据此挑选细节,又借细节抹去构思意图。毕竟,文字最 终呈现人性的逻辑,而非作者的逻辑。 我继而意识到,这个中年人随波逐流的秉性,是很“ 中国”的。于是定下整个系列挑选人物的宗旨:个性明朗 ,境遇普遍。这与惯常的构思方式不同。在小说中,人物 个性理应通过情境碰撞和一次次自由选择来呈现。但《浮 生》没有迂回空间。两千字的人生,不得不剔除非常态和 戏剧化。我让人物从最初开始,就黏连在社会图景里。让 他们的年龄、出身、经历,尽可能参差。就像用一枚枚浮 子,标识出旋涡的方向。这种对历史进行微观叙述的意图 ,使《浮生》拥有了“非虚构写作”般的气质。 初篇完成后,读者和编辑部反响不错。我拾掇勇气继 续。写过七八篇,停了下来。原因之一,是感觉把构思裁 成两千字,未免有点浪费。我掉转笔头,将一篇《浮生》 改写为长篇。三十五万字的《好人宋没用》,花掉近三年 时间。它并非扩大版《浮生》。和《浮生》兼顾人性与历 史的初衷不同,《好人宋没用》对人的书写是第一目的, 也是唯一目的。它的志向是重新发现人。发现作为个体的 人,对苦难的回应,关于死亡的态度,以及灵魂深处的秘 密。 在写作长篇的过程中,我重拾《浮生》。有了“大部 头”比照,我反而发现,两千字“螺蛳壳”里能做的“道 场”,远比想象的多。譬如,它可以是文字试验场。我之 前对语言的自我要求,唯简洁准确而已。续写《浮生》后 ,糅入了文言和沪语。我试图用古朴的语言制造年代疏离 感,也试图让人物更具地域特色。 我有个写作习惯:看到人物在头脑里走动了,方能落 笔。在初习阶段,我的人物都是“英译中”嘴脸。渐而随 和下来,仍是满口落字成文的普通话。现在,沪语进来了 ,古语进来了,头脑里的人物顿时鲜活。我甚至能感受他 们噼里啪啦说话时,咸酸的唾沫溅射而来。 …… 基于此种认识,《浮生》写作分两个侧面。在历史细 节上,我试图以还原的方式——即所谓“非虚构”,来趋 近真实。在人性细节上,我则另有途径。人性是幽深的, 摇曳不定的。我不倚赖当事人的自我描述,而是借重体察 与怜悯。体察源于自己,怜悯及于他人。由此而生想象, 想象而生细节,往往能填沟平壑,趋近人性的真实。 《浮生》的人物原型来源有三。一是对亲友的采访; 二是口述史;三是网友自述。我的工作实质,是在历史学 和社会学意义之外,对它们进行文学的阐释和总结。在此 感谢接受采访的亲友,感谢启发了我的学者、口述史作者 和网络书写者。也感谢我的母亲,她凭借惊人的观察力和 记忆力,成为一座强大的人肉史料库。 《浮生》诸篇中,《张忠心》《周彩凤》的人物原型 ,来自《口述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感谢采访者和整理者徐有威、吴静、李婷、邬晓敏。 《江秀凤》《袁跟弟》《高秋妹》《曾雪梅》《谭惠 英》《何秀花》的人物原型,来自《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感谢作者程郁、 朱易安,感谢采访者和整理者李轶川、顾毓敏、王立、陆 杰等人。 《刘新中》的构思受益于网络上的《被“放逐”的上 海人》一文,感谢作者阮清华先生。 《曹亚平》的人物原型,来源于某知青论坛网友,感 谢作者。 因为经过文学的想象加工,为避免不必要的名誉纠纷 ,文中人名皆为虚构。由于本书是文学作品而非学术著作 ,不再罗列所有参考文献。再次感谢所有提到了或没提到 名字的记录者、整理者。他们价值非凡的工作,使得我这 本小书的写作,成为了可能。 最后感谢责编韩晓征老师,绘制插图的王小老师,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老师。感谢他们为此书 付出的心血。 写于2017年2月25日星期六 改于2018年9月26日星期一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