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消失的古城(清末明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精)

作者:王笛

ISBN:9787520134231

单价:69.0

出版年月:2019-03-01 0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928.5

语种:CHI

页数:4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展开▼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成都还有味道吗?——代序
1 成都——三座城墙的城市
2 中国城市的自治传统
3 老成都的邻里关系
4 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
5 让穷人有一条生路
6 老成都的“红灯区”与妓女改造
7 老成都的街头娱乐活动
8 20世纪初城市妇女的行为和形象
9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10 百年前怎样过春节
11 城市底层穷人与“弱者的反抗”
12 小商小贩给城市带来活力
13 新旧交错的“改良时代”
14 20世纪初的城市“现代文明”
15 改良时代的新娱乐
16 西方物质文化的传入改变了日常生活
17 警察的出现
18 改正乱撒尿的习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19 在成都,打麻将曾经是犯罪
20 穷人靠什么活下去?
21 人们是怎样失去自由自在的城市生活的?
22 清末民初的性骚扰与流氓罪
23 贫穷使人没有尊严
24 过去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歧视非常普遍
25 下层民众的革命
26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政治
27 为什么人民对革命不满?
28 生活在恐慌年代
29 市民的自卫
30 从和尚街到崇德里:一步之遥,而长路漫漫
后记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展开▼

导语

本书作者王笛是以新文化史、微观史研究中国城市的代表人,出生于四川成都,就成都18~19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已经出版过多部著作,如《茶馆》中对茶馆这一充满成都特色的公共空间的解读,《街头文化》中对下层民众和地方政治关系的讨论。这部《消失的古城》是王笛对清末民初的成都,社会各方面迎来的革新和巨变的一些角度新颖、内容详实的讨论。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看到穷人的挣扎,三教九流——乞丐、妓女、苦力、小贩、收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跑江湖、剃头匠等在城市中的谋生技巧。城市中的各种活动,诸如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在这本书中都有生动的描写。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历史叙事,对我们理解一个中国内陆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读性和深刻思考的大众历史读物。

展开▼

内容简介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王笛著的《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妓女、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笛,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讲席教授。 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英文学术季刊《中国历史前沿》(FHC)共同主编、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等。作品曾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首届吕梁文学奖、中国会党史学会最佳著作奖等。 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那间街角的茶铺》《消失的古城》等。

展开▼

前言

成都还有味道吗? 味道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经常是只可意会,不 可言传的东西。我说不清楚今天成都的味道,但是我今天 还可以回味过去成都的味道。那种味道,是萦绕在脑海中 ,时时会在心中翻出来,让人有一点淡淡的怀旧和惆怅。 因为很多过去的味道都消失了。 说起成都的味道,一定是和其他城市进行比较的,是 有地域差别的。例如,在成都讲吃是懂生活,在北京人看 来是庸俗(记得这是成都作家西门媚在她的“食光机”系 列中说的)。 成都的味道,也可能是特殊的城乡关系,每天从城外 来卖菜的农民,或来谋生的手工匠;也可能是城市面貌, 像两层楼的铺面,有围墙的公馆,府南河,城墙,满城和 皇城;还有成都的招牌和幌子。如果过去都像今天的某城 市那样,要亮出所谓的“天际线”,把各种招牌都拆除, 城市哪里还有丰富多彩的面貌呢? 成都的味道还有可能是方言(成都话)、饮食(小吃 )、市民文化(生活情调、生活节奏)、气味(火锅味、 小吃味、茶叶味、辣椒味)、声音(手工匠、小贩的吆喝 ),等等。 现在气味还有,但是老成都的声音没有了,代之以街 上汽车的喇叭声、商店促销的音乐声,以及跳广场舞的音 乐声。我在《街头文化》一书中,是这样描绘这个城市的 声音的: 居民们能迅速地辨认出不同小贩和手艺人的叫卖声。 一首竹枝词写道:“门外忽来卖货郎,连铃鼓动响叮当。 婢供驱使娘弹压,挑拣全凭女主张。”一位老茶客回忆当 年买卖旧货小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声,记忆犹新:“牙齿, 牙齿,金牙齿;手表,手表,烂手表。要不要珍珠?要不 要玛瑙?要不要珊瑚?要不要茶壶?……”从早到晚,商 贩们在街头来回游走,用他们独特的声调吸引顾客。黎明 时分,城市被从茶馆、街边小店、手推车传出的各种杂音 和小贩的吆喝声唤醒,街头巷尾到处充斥着“豌豆!”“ 豆芽儿!”的叫卖声,这都是一般家庭最普通的菜肴。日 出之后,各种各样的小商贩登上了他们的舞台——街头, 从而在都市生活的交响乐中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表演。 味道实际上也包括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关 于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成都 是休闲的,缓慢的,和快节奏的现代化的生活之间,有着 明显的区别。 如果要问什么是成都的味道,茶馆就是成都的味道; 休闲的生活方式,就是成都的味道;从从容容的生活态度 ,是成都的味道;居住环境也是成都的味道。小时候居住 的大院,前面是布后街和脚板街,听名字就好有味道。改 造前的宽窄巷子也很有味道。 味道就是值得品味的东西,可以有很多东西去慢慢体 会。一个城市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味道也 分人群,如阶级、教育、经济地位、地域、族群、年龄等 。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太古里没有成都的味道,但年轻人喜欢 。正是这样的新东西正在蚕食传统,但是它也可能是青年 人眼中成都的味道。现在的年轻人,生长在这个国际化、 商业化的互联网时代,地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有限, 所以他们眼中的成都味道,一定与我们这一代是不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甚至不一定有“成都文化”这样的 认同感。 在好多老成都看来,新东西固然炫目,但是没有成都 的味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次“腾讯·大家”组 织的对谈中,提到原来有成都味道的和尚街被推倒,变成 了今天的太古里,结果媒体报道都说我认为太古里也是成 都的味道,这刚好和我说的意思相反。 对讲究吃的人来说,小吃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输 赢的人来说,麻将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古迹的人来说 ,杜甫草堂、武侯祠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小街小巷的 人说,过去的宽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闲聊的人 来说,茶馆就是成都的味道。不过,现在成都有味道的茶 馆越来越少,结果礼失而求诸野,成都彭镇观音阁茶馆经 常成为我们回味老茶馆的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味道。过去 成都的味道,还在于它的人情味儿,住在铺面和大院的邻 里关系密切,日常用品借进借出,老人小孩相互照看,有 事无事地闲聊,各家炒菜的味道,一切都自然地融合在一 起。但是今天人们搬进了钢筋水泥、封闭的公寓楼,密切 的邻里关系消失了。 过去的成都又是一个可以容纳外地人的城市。一个城 市有味道,还在于它的包容性,可以把别人的味道,吸收 融合为自己的味道。文化总是相互影响和借鉴的,从历史 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 一个有味道的城市,绝对是一个可以容忍下层人(特 别是外地移民)的城市。成都茶馆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那 里干活的,几乎都是外县来的人;上层下层都可以使用同 一个空间,坐在同一张茶桌旁。 一个城市之所以有味道就是因为它的丰富多彩,包括 人群的丰富多彩。如果都是千篇一律,那还有什么味道呢 ?如果一个城市试图排挤所谓的“低端人口”,所作所为 ,不仅没有味道,可以说是缺德。

展开▼

后记

这组关于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文章,于2016 年夏天开始写作,并陆续在“腾讯·大家”上发表,一晃 就快两年了,加起来有31篇,在“大家”编辑赵琼女士的 催促下,将它们合编成这本书。其中有一篇我考虑内容和 主题不是很相符,没有收入。 给“腾讯·大家”写专栏,算是一个把自己的学术研 究通俗化的尝试,这些内容多作为学术专著或者文章公开 发表过。我的历史写作算是学院派,是学术研究,给所谓 “象牙塔”中人看的,很少真正面对社会。只是多年前我 的《茶馆》一书出版后,在成都宽窄巷子的见山书局做过 一次讲座,是首次与学术界以外的读者进行交流。但是在 “大家”上发表的这些文章,读者比我的学术著作和文章 的多得多,动辄上万,甚至有的达到十万以上,这种结果 是我没有预见到的。 这些文章所描述的成都,引起了读者的感叹和共鸣。 作为古城的成都已经在我们眼前消失,这是一百多年现代 化和城市革命的结果,这是令人悲伤的现实,只好通过撰 写历史来找回这个城市的记忆。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传 统成都有着独特的空间布局、自治的社会,由市民自己组 织日常生活。但是从晚清以来的城市改革,改变了城市管 理,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的重组,使人们 自由使用公共空间的传统受到限制。 本书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城市从传统 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我们看到现代化的影响,日常生 活方式的演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公共空间演化成 政治空间。在这本书中,我们还看到穷人的挣扎,三教九 流——乞丐、妓女、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 生、跑江湖者、剃头匠等——在城市中的谋生技巧。城市 中的各种活动,诸如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 革命等,在这本书中都有细节描写。 我希望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历史叙事,对我们理解 一个中国内陆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提供一本具有 可读性,但又引人思考的大众历史读物。过去我们写历史 ,忽略了底层民众,即使他们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 他们是“失语”的民众。本书就是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 看改良和革命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影响。 历史问题应该与当代问题结合起来思考,目前人们十 分关注怎样保存一个城市的特质。现代的城市面貌和设施 ,已经提不起人们的兴趣;历史和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的 灵魂。怎样使这个灵魂在现代化、商业化、科技化大潮的 冲击下幸存,是城市管理者、学者和居民都应该思考的问 题。在我们所熟悉的作为空间和文化的成都已经消失之时 ,本书可以说是在试图重构成都过去的空间和日常生活, 通过寻找历史和日常生活的记忆,进行历史批判与反思。 我要感谢老朋友李伯重教授,没有他的牵线,我不会 成为“腾讯·大家”的签约作者,也就不会有这样一本面 向大众的关于成都的书。感谢赵琼的邀请,没有她对我研 究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我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历史读 物的设想,这本书也不可能存在。她还帮助联系取得了本 书收入的一些重要图片的文件及其版权。我要感谢以下单位和个人允许本书使用他们收藏或拥有的图片:英国剑桥 大学李约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Institute),美国 杜克大学D.M.鲁宾斯坦珍稀图书和手稿图书馆(David M .Rubenstein Rare Book & ManuscriptLibrary,Duke University),盖提研究中心(Getty ResearchInstitute),那爱德(Luther Knight)照片的版 权代理人王玉龙,魏斯(Hedwig Weiss)照片的版权代理公 司bpk-Bildagent。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 室对这本书出版的支持,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张骋为本书出 版所做的认真负责的工作。 这次把这些文章结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除了对文字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配图做了比较大的更动, 将质量不高、来源不确定的图像都删去外,还补充了一些 高质量、有明确出处的、与本书内容有更直接关系的图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是面向大众的读物,所以 征引的资料都没有作注。在书末,附有一个主要征引文献 目录,供读者参考。 王笛 2018年4月16日于澳门大学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