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精)

作者:鲁枢元//刘锋杰

ISBN:9787533953805

单价:128.0

出版年月:2018-08-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学艺术

分类号: I209.7

语种:中文

页数:79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文学研究人员

展开▼

评分:0.0

(本馆/总:0/0人荐购)

目录

绪论 时代长河的文学倒影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分期、基本特征与历史定位
第一节 何谓“新时期”的文学与文论?
一、从“新时期”到“新时期文学”
二、从“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
三、“新世纪文论”与“文学理论三十年”
四、关于“时期”问题的辨析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
一、拨乱与反正(1976—1989年):重释文学的特性
二、受困与固本(1990年代):文论话题的重建
三、分途与坚守(2000年后):再询文学的意义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三种范式
一、社会政治范式
二、审美范式
三、文化研究范式
第二节 从社会政治范式到审美范式的转型
一、文学理论与批评中的范式转型
二、社会政治范式的危机
三、审美范式的建立
第三节 从审美范式到文化研究范式的转型
一、审美范式的危机
二、文化研究范式的建立
第四节 范式转型的原因
一、1980年代的思想背景:审美范式兴起的原因
二、1990年代的知识状况:文化研究范式兴起的原因
第三章 文学性质的多维认知
第一节 反思阶段:文学性质论争
一、“写本质”与“写真实”之争
二、《论文学的主体性》与文学性质问题
三、《历史无可避讳》和文学性质论争
第二节 建构阶段:多维度尝试
一、“系统论”与文学的基本性质
二、“向内转”同文学性质的认知
三、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基本性质
第三节 调适阶段:关系主义与文化研究
一、观念的调适
二、关系主义的提出
三、文学本质的多维认知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再出发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
二、译介与研究情况综述
三、教学与教材情况概观
第二节 从“阶级论”到“人性论”的文学观
一、阶级性与人性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三、人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三节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一、意识形态
二、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争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第四节 文学生产
一、发生与创构
二、深化与细化
三、成绩与问题
第五节 实践存在论
一、实践及实践美学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
三、对文学观念的启示
第六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建构
二、中国化路径的探索
三、现实主义问题的深化
四、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结合
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六、与形式主义文论的结合
第五章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
第一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意义
一、古代文论之现代价值
二、西方理论的意义
三、从比较到“打通”
四、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定位
一、主体性的崛起
二、承载意义之“舟”
三、文化研究
第三节 古代文论之现代转换的出路
一、从建构到解构
二、多元、跨学科与对话
第六章 新时期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 跨学科研究的内涵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一、跨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畴
三、新时期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分析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形态
一、文艺心理学:“人学”旗帜下的文艺学跨界
二、文艺学的科学主义探索:科学新方法论的借鉴与拓展
三、文学人类学: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
四、生态批评:全球生态危机的文艺学思考
第三节 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争议与辨析
一、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合法性和可能性问题
二、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与文学本位问题
三、中国文学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及其修正方略
第七章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实践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主体的自觉
一、方法论与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关注艺术形式的意味
三、开掘批评理论的资源
第二节 大众传播对批评空间的重构
一、传媒力量楔入批评空间
二、批评空间的多层结构
三、传媒规则制导批评实践
四、批评功能的转换与迷失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批评话语
一、新闻对批评的僭越
二、面对大众文化的两难
三、文化研究的兴起
第四节 女性主义批评
一、女性主义浮出地表
二、对女性批评的批评
三、女性主义批评的理性趋向
第五节 1990年代文学现象批评
一、王朔现象折射的批评主体情境
二、围绕“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争议
三、“另类”写作对批评的挑战
第八章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艺批评领域拓展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
一、众说纷纭的“大众文化”
二、“范式”转型与重编“文化地图”
三、

展开▼

内容简介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社会的新时期,不但在1949年之后长达近70年的社会历史中拥有重大的转折意义与开拓意义,即使放在辛亥革命以来百余年的历史中看,也应该是一个最富成效的历史阶段。 鲁枢元、刘锋杰等著的《新时期40年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精)》以新时期40年来文学理论建设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发展为研究对象,联系社会现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艺观念、人文思想,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展望大众文化的新发展方向,在古今中外的比较视域中,重新确立近4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的地位和价值,为新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和文学批评实践勾画出一幅清晰的轨迹图。

展开▼

作者简介

鲁枢元,祖籍河南省开封市,现任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原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命名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批评及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阐释》(1989)、《超越语言》(1990)、《精神守望》(1998)、《生态文艺学》(2000)、《生态批评的空间》(2006)、《文学的跨界研究》(2011)、《陶渊明的幽灵》(2012)、《梦里潮音》(2013)等。主编有“文艺心理学著译丛书”《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等。2002年《生态文艺学》荣获国家图书奖;2014年《陶渊明的幽灵》一书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