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科学家家国情怀丛书

作者:吕成冬
总主编:韩建民//吴明华

ISBN:9787534187520

单价:78.0

出版年月:2019-08-01 00:00:00.0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6.16

语种:CHI

页数:28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5.0

(本馆/总:0/1人荐购)

目录

序章 一次特殊的苏联访学之行
壹 家庭出身与教育
第一章 父亲钱均夫
吴越钱氏之后
接受传统与现代双重教育
教育救国思想的实践者
辞职后的寓居生活
第二章 母亲章兰娟
大家闺秀
母爱似水
第三章 中小学教肓
注重学科发展的均衡
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
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理念
家庭教育的内容
父子之间切磋学问
贰 大学时期立志工科报国
第五章 在交通大学的求学生活
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大学
为分数而奋斗的工科生
为何难忘两位大学老师
第六章 “钱学森之问”的思想起源
“每天必去的地方”
敢于对教材内容提出异议
“这是几句忍不住要说的话”
第七章 一位工科生的艺术修养
专业水平的次中音号乐手
具有“技术美学”思想的设计师
专业且狂热的摄影发烧友
第八章 学术兴趣转向航空工程研究
钱学森发表的航空文章
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教育
课程之外的知识积累
第九章 考取请华大学留美公费生
前往南京参加选拔考试
清华大学的放榜日
在国内的专业实习
叁 留美时期的读书生活
第十章 北上办理出国手续
MIT同意接受钱学森就读
北上办理出国护照
申请“另纸签证”
第十一章 从MIT硕士到CIT博士
从上海外滩码头启程赴美
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生活
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生活
第十二章 清华大学的两次“延期”
第一次延长奖学金
第二次延长奖学金
第十三章 受益终身的科研方法
先博后约:强化梳理学术史的能力
以专致精: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由精求通:构建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
第十四章 专业的音乐评论家
第一篇评论:《音乐和音乐的内容》
第二篇评论:《机械音乐》
第三篇评论:一封“美国通信”
肆 从青年学者到世界科学家
第十五章章加州理工学院的青年学者
决定留在加州理工学院
科研与教学“双肩挑”
受聘担任委托研究员
第十六章 清华和北大“特聘”未果
清华大学两次聘任钱学森
胡适拟聘钱学森之经过
第十七章 美国“上校”的欧洲之行
钱学森的“再入境”问题
“强壮”行动的参与者
参与撰写《迈向新高度》
第十八章 MIT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教授
钱学森加盟MIT航空工程系
MIT启动晋升教授程序
为何申请美国永久居留证
第十九章 归国信播技术科学思想
母校交通大学的邀请函
向国内科学界传播科学前沿
技术科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十章 一次工作报告与世界学术地位
重回加州理工学院任职
奠定世界学术地位的工作报告
伍 婚恋与家庭生活
第二十一章 “精英独唱会”蜚声乐坛
名门之女
赴欧留学
蜚声乐坛
第二十二章 钱学淼与蒋英的婚礼账单
钱学森回国探亲访友
一份珍贵的婚礼账单
一场简约朴素的婚礼
第二十三章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
波士顿的新婚生活
洛杉矶的家庭生活
第二十四章 钱学森的经济来源于生活支出
依靠奖学金完成学业
执教后实现经济独立
实现财务自由之后
第二十五章 钱学森的穿着与朋友圈
冯·卡门学派的穿着风格
中国留学生的朋友圈
交大和清华的“双重校友”身份
陆 思想启蒙与报国初心
第二十六章 青年时代的“思想启蒙”
中学时代朦胧的“革命思想”
大学期间“人生观上升了”
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活动
第二十七章 珍藏国画《西湖一角》
《西湖一角》的创作者.
他日归来:国画中的家国情怀
第二十八章 婉拒教育部长的聘请
交通大学校长更迭风波
为何拒绝教育部长的聘请
第二十九章 “北方局”的秘密来信
“北方局”来信之后
FBI和CIA的联合调查
“钱学森案件”的发生过程
第三十章 揭开层层谜雾
美国各方的利益考量
涉密文献的技术鉴定
“敌人怎会轻易放过”
中国政府做好随时出手准备
第三十一章 苦等五年终回新中国
咖啡苦与甜的寓意
美国总统的一次误判
求援信的转寄过程
回国旅费及预提所得税
中国政府派员迎接
第三十二章 一份绝密档案的首次公布
国务院安排的东北之行
起草绝密文件的前后
“依靠外援”还是“独立自主”
终章 时代与韶华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钱学森大事记(1911—1956)
后记

展开▼

导语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本书多角度、深层次地记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享誉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和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

展开▼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学成归国,用自己的知识为民族复兴奋斗终身。钱学森就是海归科学家群体中的典范。本书选取钱学森1911年出生至1955年归国的早年生平作为叙述对象,勾勒他如何顺应时代、不负韶华,展示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自信,树立远赴海外求学只为“他日归来”科学报国的人生信仰。 本书是一部爱党爱国的生动教材,对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投身中国梦的建设伟业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展开▼

后记

从2019年2月21日见韩建民院长、吴明华社长和肖真 编辑,再经反复多次沟通写作方案,至5月31日交付书稿, 前后约百天。虽然我的写作时间只有晚上和周末,但好在 坚持下来了。我深知,此书绝非一日之功,而是过去近十 年不断搜集和研究材料的成果。书中有些内容虽曾公开发 表过,但按照本书主题重新编撰仍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我 个人而言,写作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以大历史观和微观史学为指导 ,力图将钱学森置于“宏观历史”视野和“日常生活”空 间两个维度做考察。为此,我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三条 “故事线”并叙:第一条故事线是“科学自信”,叙述钱 学森如何经过科学觉醒和个人奋斗从普通学者成长为世界 科学家;第二条故事线是“思想启蒙”,展示钱学森如何 树立“科学报国”初心并追求崇高的人生信仰;第三条故 事线是“私人生活”,描述钱学森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以及 他组建家庭后的生活。这三条故事线并非平行线,亦无主 辅和明暗之分,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交错发展,且往往 在交错点上面临选择问题,因而演绎出人生起伏。 这次写作促使我对过往的零星研究做了整体思考,深 刻地感受到钱学森的早年人生经历无不体现“科学报国” 的初心,写完初稿再三通读之后,此种感受越发强烈。大 道至简,用“科学报国”概括钱学森的求知岁月再恰当不 过了。不仅如此,钱学森回国后的所有科学贡献和努力仍 是这种初心的持续实践。这令我想起20世纪90年代初期钱 学森与钱正英讨论中国水利问题时,曾建议钱正英能够“ 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完成整治水土 流失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历史使命”,“当一位建国的 伟大功臣”。这又何尝不是钱学森的自勉呢! 但我又必须承认,在构建故事线过程中一直未能建立 起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即MIT和CIT两所大学在美国乃至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苏联和北约的航空 航天发展史,以至于未能对钱学森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内 的具体贡献做出精准判断。虽在写作接近尾声时想起钱学 森藏书中有一本研究JPL发展历程的著作,但已然来不及消 化吸收。同时由于交稿时间和篇幅之限定,写作过程中从 不少“旧材料”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新问题”,均无法 展开深人探讨。这些遗憾只有待他日再补上了。其实,关 于钱学森早年生平研究仍有诸多“悬案”,即便某些“定 案”仍有探讨和研究的空间。例如,从科学史角度评价钱 学森早年科学思想的价值问题便未有充足研究,等等。 我认为这本书应该是一项“集体成果”。何出此言? 可以说,我的写作皆缘起于工作之便。这是因为作为个体 的我人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之后,才有机会查阅 到如此多的钱学森档案资料。若非此故,怎能有条件看到 那么多国内外公私所藏的钱学森档案资料?我甚至有机会 前往北京钱学森故居,并在钱学森的书房和卧室驻足遐想 ,从而给写作积累了丰富的体验。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外在条件:钱学森图书馆 诸位领导在单位内部积极营造出的学习和研究文化氛围。 试想,若无此氛围,一个个体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何 其难也!因此,我要特别感谢钱学森图书馆的张凯馆长、 盛懿书记和魏红副书记,为年轻人创造了积极向上和拼搏 奋斗的工作环境,使我有了致力于研究的长久动力。而同 史贵全、张现民两位钱学森研究专家的探讨,又经常产生 “思想火花”,其中有些观点亦在此书中有所体现。此外 ,我还要感谢李红侠和李梦涵两位同志审阅书稿,李月白 博士通读书稿后提出的建议均已采纳。不仅如此,我也要 对钱学森图书馆筹建期间负责档案文献整理的前辈们表示 感谢,正因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后来者能够非常便捷地 查阅档案资料。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对此书完全是文责自 负。 另外,还要特别感谢钱学森的三位秘书:涂元季将军 、顾吉环大校和李明大校。工作期间,有机会聆听他们作 为钱学森身边工作人员的“口述”,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 我对钱学森的“距离”,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科学家的魅力 所在。“忘年交”陈大亚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人,有关“何 为事业”的讨论一直激励我前行,而在私人生活上的诸多 关心,尽在不言中。借此机会,还要对欧七斤、姜玉平、 熊卫民、张剑、段炼、金富军和朱俊鹏等几位前辈表示谢 意。师姐方华得知我在写作,也给予了很多精神上的鼓励 。 行笔至此,忽然想到晚年钱学森在思考“编辑系统工 程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时,曾深入研究过“封面设计、排 版、印刷等方面的问题”,并将编辑定性为一项“审美创 造”工作,还饶有趣味地比喻说:“(1)审文如行文;( 2)编排如绘画;(3)成书成刊如构筑。”由此而言,应 当真诚地感谢肖真编辑为此书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尤其是 她从编辑视角给予了我不少写作上的启迪,并且在后续校 稿过程中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令人赞佩。写作不久,便得知 吴明华社长调往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任职,但此书能够出版 与吴社长最初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