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一键检索,随时阅读,随时收藏 登录 注册
My JSP 'login_div.jsp' starting page
引导绑定成员馆

注册成功!

绑定图书馆后将获得以下功能

  • 1.向绑定的图书馆荐购图书
  • 2.查看图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
  • 3.借阅图书馆的电子书并下载到移动端进行全文阅读
展开引导图▼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精)

作者:顾春芳
口述:樊锦诗

ISBN:9787544779548

单价:68.0

出版年月:2019-10-01 0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币制:CNY

图书分类:文化教育

分类号: K825.81

语种:CHI

页数:47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展开▼

评分:4.3

(本馆/总:0/3人荐购)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人生的不确定性
初见人世
路有冻死骨
一个崭新的上海
差一点死于小儿麻痹症
我的兴趣所在
居里夫人的影响
别无选择
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在北大历史学系抄文稿
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
群星灿烂的历史学系
回忆苏秉琦先生
宿白先生的为人与为学
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
第三章 敦煌是我的宿命
幻想在现实中苏醒
在莫高窟的毕业实习
“李广杏”,如此人间好杏
我被分配去了敦煌
苏秉琦先生的一次召见
重回莫高窟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石窟艺术圣地
乐僔和尚与敦煌窟
苦难孕育的灿烂文明
张议潮与归义军
艺术和文化是国家气象的反映
藏经洞文书的发现与流散
藏经洞文书的价值
第五章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学在海外
罗振玉、王国维与中国敦煌学的发轫
陈寅恪对中国敦煌学的贡献
张大千和向达在敦煌
常书鸿先生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段文杰先生与敦煌研究院
季羡林先生与敦煌
潘重规、饶宗颐的敦煌情缘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
敦煌学的未来
第六章 风雨飘摇的日子
莫高窟人的宿命
父的突然死亡带来的伤痛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他们成了猪倌和羊倌
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第七章 敦煌的女儿
报告文学《敦煌的女儿》
从北大到敦煌
我其实想过离开敦煌
我不是好妻子、好母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老彭与莫高窟北区考古
花甲之后拼尽全力
我的老彭走了
第八章 敦煌石窟艺术
绵延千年的形象佛教史
有早纪年题记的洞窟博物馆
说不尽的经变画
榆林窟的稀世神品
永不停息的自由飞舞
完美的彩塑
第158窟:涅槃的境界
敦煌艺术与中原文化
临摹需要达到无我之境
第九章 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
莫高窟保存面临的风险
持之以恒的沙害治理
抢救和预防:保护工作的“二重奏”
壁画修复的缓慢节奏
与盖蒂的合作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和出台
追忆平山先生
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
“数字敦煌”的实现
第十章 保存,永续利用
莫高窟人的拓荒和坚守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
“申遗”成功给我的启示
制定《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要求制定《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
莫高窟告急!
耗资四亿的数展中心
不能“武大郎开店”
科学保护让敦煌永生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润心田
拉开大规模抢救的帷幕
“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
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关怀和重视
“做好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
莫高窟保护,任重而道远
第十二章 四十年后终成卷
敦煌石窟考古研究百年回望
《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建立
考证与分期
为了“还债”
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重要和困难
四十年终于完成《敦煌石窟全集》首卷
急功近利是学术的死敌
第十三章 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舍身饲虎”的真意
“莫高精神”的杰出典范
我们都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
我沾了莫高窟的光
守护敦煌的究极意义
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
樊锦诗年表
后记

展开▼

导语

这部访谈录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学者顾春芳教授通过与樊锦诗历时多年的访谈记录整理而成。青年学者与老一辈学者共话敦煌在过去五十年间、过去两千年间的故事。这部书将会引导读者追随樊锦诗的思绪,去感悟敦煌艺术包罗万象的崇高之美,细品敦煌的传世珍藏:从千奇百怪的佛教本生故事,到中国独有的波澜壮阔的经变画,从婀娜多姿的飞天,到雍容华贵的供养人仕女图,还有数不清的与敦煌有关的传说。在这场对话中,读者欣赏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是莫高窟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品格,是不朽的美。也会引领读者在敦煌人的牺牲和风险中领悟“敦煌精神”和人生大美。

展开▼

内容简介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影视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首位博士后。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戏剧学、电影学、艺术学、中国美学;近年来主要研究戏剧学基本理论、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戏剧电影导演美学等。著有:《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戏剧交响——演剧艺术撷萃》《黄蜀芹和她的电影》《导演艺术论》《戏剧美学教程》《中国电影与中国美学精神》等。

展开▼

前言

以往有不少记者采访过我,写过关于我的报道,也有 不少人提出要为我写传记。我都不假思索,一一婉拒,我 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后来,我的一些同行、同事、朋 友也希望我写一部回忆录,出版社和媒体的朋友也都主动 约我写口述历史。于是我不得不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 我想,大家之所以反复建议,是因为我是莫高窟发生 巨变和敦煌研究院事业日新月异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 者。我今年八十一岁,已经在敦煌工作五十七年了。以我 在敦煌近六十年的所见所闻,为莫高窟的保护事业,为敦 煌研究院的发展留史、续史,是我不能推卸的责任。可是 ,我过去从未想过要写自传,上了年纪就更没有精力去写 ,真的要写不知会写到猴年马月。 真是天意!2014年,北京大学有几位教授来莫高窟考 察,我和艺术学院的顾春芳老师一见如故。我翻阅过她的 书和诗集,知道她主要从事美学、艺术学、戏剧学的教学 和研究。古人说文如其人,她博学多才、能文能诗,学术 造诣深厚,天赋悟性很高,治学严谨,才思敏捷,文字透 出才气和灵气。之后通过几次交流和接触,对她有了更深 的了解,我越发感到这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学者,我们结下 了真挚的友情。所以,当她说希望访谈我的时候,我欣然 接受。 这本书的基础是我们俩长达十天的访谈内容。因我特 别信任她,访谈时完全处于放松状态,问什么就说什么, 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北京和敦煌相隔遥远,见面不容易, 我就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提供给她一些材料。为了保证我 所说的关于敦煌历史、敦煌艺术、藏经洞文物、壁画保护 等内容的准确性,她后来又去查阅了大量敦煌学的论著、 画册、文集,包括《敦煌研究》等文献资料,下了极大的 功夫。 顾老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十分繁忙,她之前也并非从 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为了这本书,她要补充敦煌学方方 面面的材料,其难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有一回我到 她的办公室,看到了一大堆关于敦煌的书籍和资料,令我 非常感动。当我看到顾老师撰写完成的初稿时,我感到这 本书已经大大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令我既感到惊讶,又 十分佩服。我觉得她很辛苦,我有责任配合她做好书稿的 校对工作。 顾老师深知我与敦煌是不可分的,我一生的事业以及 我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敦煌,写樊锦诗这个人如果脱离了 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而只是简单重复网上多次发 布的那些报道,就写不出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樊锦诗。为 此,她设计了一个合理又系统的框架,深挖莫高窟的重要 价值和敦煌研究院的重大事件,把我个人的命运同敦煌研 究院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把我个人和我为之奋斗一生的 事业结合起来,把我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所思所想真实地 表达了出来,甚至说出了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 这本自述的完成,要感谢顾老师,如果没有她的出现 ,也许迄今为止我都未曾想过要写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 也不可能有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 捧起书稿,让我无限感慨,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回想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参加实习,好像就在昨 天,可一晃我已经八十一岁了。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思维 和行动也越来越迟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陪伴莫高窟多长 时间,还能为她做多少事情。我的记性大不如从前,很多 事情都忘记了,但是我忘不了几代国家领导人对莫高窟保 护事业的关心:我忘不了那些北大的师长,北大的学习时 光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忘不了以常书鸿、段文杰为代表的 老一辈莫高窟人在大漠戈壁的艰难条件下筚路蓝缕、含辛 茹苦地开创了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的事业;我也忘不 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机构和朋友的深情厚谊,他们一次次 伸出援手,帮助和支持莫高窟的保护事业。在这本书即将 出版之际,我要感谢所有长期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们。 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两个孩子,感谢他们对我这 个不称职的母亲的理解和宽容。希望他们读了这本书之后 ,能够更加懂得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 ,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 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 特别要感谢我的同窗、我的终身伴侣彭金章。没有老 彭对我的爱和理解,就没有今天的樊锦诗,我根本不可能 在敦煌坚持下来,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去做敦煌的工作。我 一直想等退休之后陪他到敦煌以外的地方走走看看。万万 没有想到,我什么都还没有做,老彭却离我而去,留给我 无限的悲伤,无限的愧疚,无限的遗憾!现在,我时常觉 得老彭没有走,他还在我身旁,和我一起守护着莫高窟, 他依然在支持我,给我力量!我们俩曾经的誓言是:“相 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我们用爱和生命践行了这样一个神圣的誓言。 樊锦诗 2019年8月24日于敦煌

展开▼

后记

一 这本书完稿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书名,想了很多名 字,都不合适。 2019年春天,我和樊锦诗老师在燕南园和出版社的几 位编辑商定书名和版式。为了打开思路,编辑找来了许多 人物传记。 我看着身边瘦小的樊老师,想到我们朝夕相处的日日 夜夜,想到她神情疲惫、手不释卷的样子,想到四年前在 莫高窟送别我的那个身影,耳边始终回响着她说过的那句 话:“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 这本书的终篇是“莫高窟人的墓地在宕泉河畔”,我 明白她的心。 宕泉河边安葬着包括常书鸿、段文杰先生在内的二十 七人,他们是第一代坚守敦煌的莫高窟人。这个墓地很隐 蔽,在远处几乎看不见。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最终心归 敦煌……如有神明授意的那样,我脱口而出:“心归何处 ?书名就叫《我心归处是敦煌》吧!”大家沉默下来,接 着是赞许。樊老师看着我说:“嗯,还是你懂我!” 2014年夏天,我初到敦煌,也初见樊锦诗。那次会面 ,匆匆而别,我没有想到命运会在我们俩之间安排下如此 深厚的缘分和情谊,我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懂她的人”, 她也成为这个世界上“懂我的人”。那年暑假,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的几位老师到莫高窟考察,樊老师亲自接待了我 们这群北大校友,不仅安排我们参观洞窟,还安排我们和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记得那次座谈会就在敦煌 研究院的小会议厅举行,那是我第一次面对面听樊老师讲 述敦煌研究院的历史,以及壁画保护和传承的艰辛,也是 我第一次被“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 触动。 临别之际,她对我们说:“这次你们在敦煌的时间比 较短,没有看好。期待你们下一次再来敦煌,在这里住上 一段时间,这样就可以慢慢看。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榆林 窟看看。” 从2014-2016年,樊老师多次向我们发出邀请。那段 时间,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正在策划人文学的书系, 计划访谈一些能够代表时代精神、代表中国当代人文精神 的学者,出版一系列书籍。当我们和樊老师交流这个想法 时,她很快就答应接受我们的访谈。2016年暑假,我们再 次赴敦煌考察。此行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深入研究敦煌艺 术,二是完成对樊老师的访谈。 从2016年6月25日到7月5日,我们在莫高窟和榆林窟 考察了整整十天。 二 莫高窟的清净令人心生敬畏。 许多洞窟都有着沿墙角一字排开的禅修窟,这是数千 年来历代僧侣在此禅修的明证。如今人去窟空,对于颇有 悟性和慧根的人而言,目击空空的禅窟或有如棒喝一样的 启示。即便不能顿悟,眼前也一定会浮现当年那些枯瘦如 柴的禅僧,在阴暗寒冷的洞子里默坐冥想的情景,心中必 定生出一种谦恭和敬意。在莫高窟,那一尊尊苦修佛并不 是虚假的幻想,而是一种日常的真实。 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人时时让我想起出家人。他们把 自己的生命完全交付给敦煌的流沙和千佛洞方圆百里上匆 匆消逝的光影,在一种貌似荒寒的人生景致中等待一个又 一个莫高窟的春天。他们虽然不念经、不拜佛,但是临摹 壁画、修复洞窟、保护遗址、宣传讲解,这些日常生活在 我看来无异于出家人的修行。 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 能修得正果。 夏夜的傍晚,太阳还没有落下时,莫高窟上空明澈无 比的蓝天令人陶醉。游客散去之后,位于鸣沙山东麓、宕 泉河西岸的莫高窟就显得格外神圣。那些开凿在长长的石 壁上,如蜂房一般密密麻麻的石窟群蔚为壮观,那看似灰 头土脸的外表下隐藏着圣洁而又神秘的伟大文明。走近石 窟,就能强烈地感觉到每一个洞窟透出五彩斑斓的神光。 …… 樊锦诗是过着最质朴的生活的那一类人。对于这样质 朴的人而言,质朴生活源自心灵最深处的自觉。她唯一感 兴趣的就是不断向世界介绍她心爱的莫高窟,介绍她所从 事的莫高窟保护事业,仿佛她人生的全部意义都是在这一 件事情上面。能够遇见这样的人,并且与这样的人行路和 思考,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体验。她好像习惯于把每一 件事当成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情去做,时刻履行在有限的人 生中的责任,能够完全控制并实现着自己的品质,按照自 己的要求去严格地塑造自己,成为自己真正的造物主。 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 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 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 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 ,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 的高贵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 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于莫高窟这一 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 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 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 的。 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 她的心! 顾春芳 2019

展开▼

相关图书

荐购本书

推荐等级: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修改

确定 取消

加入书架:我想读这本书

确定 取消

分类:创建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分类:修改分类

确定 取消

个人笔记:我要写笔记

确定 取消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爱书得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110302号 馆员登录

置顶